
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廟宇碑刻志》全面收錄香港地區(香港島、九龍、新界和離島)現存的華人廟宇及可考之碑刻,上溯南宋(1274年),下迄現今(2021年),既展現出千百年來香港廟宇碑刻文獻的豐富性,也反映了本地神明、宗教信仰的發展。全書以廟宇為單元,「以廟帶碑」,共收錄廟宇130座、碑刻455通。除原碑文獻外,本書還大量收錄實地拍攝所得的廟貌、碑圖、神像、文物等珍貴圖像,極具歷史價值,體現了傳承至今的廟宇文化在現世生活的生命力。
廟宇是不同族群歷史的載體,更與當今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透過整合碑刻、圖像、文獻記載等資料,本書不但全面展現香港華人廟宇、宗教的面貌與發展脈絡,更作為香港社會的側寫,揭示地域、族群、社區在這片土地上的變遷。
這套三冊的巨著對促進我們認識香港地方宗教傳統,作出重大貢獻。通過深入的實地考察,並配以上千張生動的照片,黎教授詳實記錄了455通廟宇碑刻,並從多角度展示了本地祭祀傳統的種種面貌。對華南社會史感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更是不容錯過。
——華琛(James L. Watson),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榮休講座教授
本書在前人基礎上,實地調查補正,當為目前最為完備之香港地方廟宇碑刻志,為各廟宇留存良好的史料,日後縱使廟宇重建亦不虞史料丟失。
——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名譽講座教授
學者對於文物保存最有效的貢獻莫過於記錄與研究,本書正正為這一工作提供了重要而堅實的基礎,也將會推進學界對於香港碑刻文獻的重視。
——科大衛(David Faure),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本書可稱得上香港廟宇信息的精煉典藏。每座廟宇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僅見證香港社區的發展,也積極參與了城市變化的過程。本書將本地廟宇歷史置於香港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審視,既似一份地圖,也是一部編年史。黎教授和他的團隊試圖保留的,正是這樣一種了解香港的方式。
——陳金樑,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利榮森中國文化教授
本書使碑刻與廟宇研究有機結合,不但拓展香港地方廟宇的研究視野,更具有認識論與方法論意義,為未來香港古蹟和宗教研究發揮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鄭振滿,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
廟宇是不同族群歷史的載體,更與當今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透過整合碑刻、圖像、文獻記載等資料,本書不但全面展現香港華人廟宇、宗教的面貌與發展脈絡,更作為香港社會的側寫,揭示地域、族群、社區在這片土地上的變遷。
這套三冊的巨著對促進我們認識香港地方宗教傳統,作出重大貢獻。通過深入的實地考察,並配以上千張生動的照片,黎教授詳實記錄了455通廟宇碑刻,並從多角度展示了本地祭祀傳統的種種面貌。對華南社會史感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更是不容錯過。
——華琛(James L. Watson),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榮休講座教授
本書在前人基礎上,實地調查補正,當為目前最為完備之香港地方廟宇碑刻志,為各廟宇留存良好的史料,日後縱使廟宇重建亦不虞史料丟失。
——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名譽講座教授
學者對於文物保存最有效的貢獻莫過於記錄與研究,本書正正為這一工作提供了重要而堅實的基礎,也將會推進學界對於香港碑刻文獻的重視。
——科大衛(David Faure),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本書可稱得上香港廟宇信息的精煉典藏。每座廟宇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僅見證香港社區的發展,也積極參與了城市變化的過程。本書將本地廟宇歷史置於香港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審視,既似一份地圖,也是一部編年史。黎教授和他的團隊試圖保留的,正是這樣一種了解香港的方式。
——陳金樑,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利榮森中國文化教授
本書使碑刻與廟宇研究有機結合,不但拓展香港地方廟宇的研究視野,更具有認識論與方法論意義,為未來香港古蹟和宗教研究發揮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鄭振滿,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
- 圖版目錄
- 作者簡介
- 作者序
- 陳金樑序
- 梁德華序
- 林赤有序
- 鳴謝
- 凡例
- 一 全書廟宇總目(130座)
- 二 全書碑文總目(455通)
- 三 導論:香港地方廟宇、碑刻與歷史傳承
-
四 正文(130座廟宇)
-
1.二伯公廟(鰂魚涌)
-
2.二帝廟(元朗舊墟)
-
3.七聖古廟(西貢官坑村)
-
4.二聖宮(元朗黃屋村)
-
5.二聖宮(元朗橫洲)
-
6.八鄉古廟(元朗八鄉上村)
-
7.三太子宮(深水埗)
-
8.三山國王廟(牛池灣)
-
9.大王古廟(元朗舊墟)
-
10.大王爺廟(大埔元洲仔)
-
11.大王爺廟(黃竹坑)
-
12.三宮廟(大埔船灣岐山)
-
13.三聖宮(屯門屯子圍)
-
14.天后古廟(土瓜灣)
-
15.天后古廟(大澳)
-
16.天后古廟(大澳汾流村)
-
17.天后古廟(大澳新村)
-
18.天后古廟(元朗十八鄉)
-
19.天后古廟(元朗沙江村)
-
20.天后古廟(元朗錦田水尾村)
-
21.天后古廟(屯門后角)
-
22.天后古廟(屯門龍鼓灘)
-
23.天后古廟(石澳村)
-
24.天后古廟(西貢坑口)
-
25.天后古廟(西貢佛堂門)
-
26.天后古廟(西貢墟)
-
27.天后古廟(赤柱)
-
28.天后古廟(長洲北社)
-
29.天后古廟(油麻地)
-
30.天后古廟(南丫島榕樹灣)
-
31.天后古廟(香港仔)
-
32.天后古廟(馬灣)
-
33.天后古廟(打鼓嶺坪源)
-
34.天后古廟(塔門)
-
35.天后古廟(筲箕灣)
-
36.天后古廟(蒲台島)
-
37.天后古廟(銅鑼灣)
-
38.天后宮(九龍城衙前圍村)
-
39.天后宮(大埔泰亨鄉)
-
40.天后宮(大埔舊墟)
-
41.天后宮(上環)
-
42.天后宮(元朗鯉魚山)
-
43.天后宮(吉澳)
-
44.天后宮(西貢糧船灣)
-
45.天后宮(長洲南氹)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