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香港昔日鄉村學校遍佈新界與離島,為農村和漁村兒童提供基礎教育。隨着城巿發展和時代變遷,村校由戰後高峰時期的八百多所,到如今僅餘不足二十所,並各以不同的轉變應對當前辦學和教育的需要。
本書嘗試探索新界離島各區的教育發展,梳理區內學校的起源,以及它們最新的狀況與轉變。本書旨在回顧新界和離島的教育發展里程,藉着與各校師長、校友訪談,從他們對成長經歷的回憶,分享昔日鄉村校園生活的趣聞軼事──學生上學時出入阡陌、不同級別學生在同一教室上課、放學後需協助家中農務或出海打魚等。點點滴滴勾勒出各鄉各村的歷史和發展,從而印證教育與社區一起蛻變。
書中涵蓋新界和離島學校的起源與發展過程、新界師範教育歷史、地區特色、人物訪談、傳統文化習俗等多個範疇,引領讀者回到上個世紀,感受新界和離島學生的求學生活,並深入介紹社區節慶習俗,從多個角度去了解新界和離島鄉村學校與整體社區文化生活的互動。
本書嘗試探索新界離島各區的教育發展,梳理區內學校的起源,以及它們最新的狀況與轉變。本書旨在回顧新界和離島的教育發展里程,藉着與各校師長、校友訪談,從他們對成長經歷的回憶,分享昔日鄉村校園生活的趣聞軼事──學生上學時出入阡陌、不同級別學生在同一教室上課、放學後需協助家中農務或出海打魚等。點點滴滴勾勒出各鄉各村的歷史和發展,從而印證教育與社區一起蛻變。
書中涵蓋新界和離島學校的起源與發展過程、新界師範教育歷史、地區特色、人物訪談、傳統文化習俗等多個範疇,引領讀者回到上個世紀,感受新界和離島學生的求學生活,並深入介紹社區節慶習俗,從多個角度去了解新界和離島鄉村學校與整體社區文化生活的互動。
- 序
-
第一章 新界和離島地區教育
-
一、起源和發展
-
二、多元化的辦學模式
-
三、位於新界的師資培訓機構
-
四、已消失的新界和離島學校
-
-
第二章 天南地北.特色.學校
-
一、新界與離島地區特色
-
二、荃灣
-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小學
-
-
三、屯門
-
中華基督教會拔臣小學
-
-
四、元朗
-
八鄉中心小學
-
鐘聲學校
-
惇裕學校
-
-
五、北區
-
金錢村何東學校
-
鳳溪第一小學
-
粉嶺公立學校
-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
-
六、大埔
-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
-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
-
-
七、離島
-
國民學校
-
梅窩學校
-
-
-
第三章 新界和離島學校與傳統節慶
-
一、學校假期與節慶
-
二、借用校舍舉辦活動
-
錦田鄧氏點燈
-
-
三、師生參與節慶儀式
-
上水廖氏秋祭
-
-
-
附錄 其他傳統節慶
-
一、大嶼山汾流天后誕
-
二、青衣担杆山路盂蘭節
-
- 結語
- 參考書目
- 鳴謝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