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讓小小孩瞬間聽話的說話公式:不動氣.不恐嚇, 輕鬆化解15個天天都上演的失控小劇場!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52561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7歲小孩專用,終極溝通指南★
把積木飛天亂灑、在安全座椅上尖叫
拒吃蔬菜、在超市暴走、打滾耍無賴……
面對小小孩,有時真像秀才遇到兵
當有理說不清的時候,其實可以「套公式」?

‧ 孩子是「跑跑小尖兵」,一到賣場就上演追逐大戰,如何在玩和安全間取得平衡?
‧ 當孩子做錯事,只要你一開口說理,他就摀住耳朵開始尖叫?
‧ 2歲寶貝超討厭穿衣服,幫他穿衣服就像在摔角?
‧ 哥哥會亂踢亂打妹妹,如何不傷大寶的心,也能讓哥哥溫柔地對待妹妹?
‧ 孩子吵著要糖,不給吃就崩潰大哭,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並不再鬧脾氣?
‧ 總是把玩具、書包、外套亂丟,如何讓孩子自動幫忙收拾,學好生活常規?

帶小孩本來就很累人,而「小小孩」更是累死人,尤其請他們「不要」做某些事情時,例如:不要打妹妹、不要亂丟食物、不要爬櫃子!父母每天上演無止盡的提醒、嘮叨、哄騙、命令……這就是有了小小孩後的真實生活。

★父母氣得半死、喊破喉嚨,卻仍「無效」的溝通法
本書作者認為平時不常被命令指示的小小孩,會比那些長期處於高壓管理、受到嚴密控制的孩子,更容易配合家長提出的簡單要求──例如要求他們收拾玩具。這樣的孩子也更可能配合老師等其他成年人的要求,而且,在沒有大人在場管控的時候,也更容易遵守規定。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能藉由一次次的練習來開發,強逼是沒有用的。

【NG溝通1】──「你要是再亂丟沙子,再一次,我們就馬上回家!」
>>>其實小小孩並不會聽到一整句話,他們大概只會聽到「扔沙子……再一次!」因此,你的威脅句反而會變成孩子難以抗拒的挑戰。

【NG溝通2】──「不要再玩了,請趕快上車!」
>>>為了讓命令聽起來緩和一點,我們會在句子裡加一個「請」字。問題是,這個「請」字就和鴕鳥的翅膀沒兩樣。(鴕鳥的翅膀看似是用來飛翔的正確配備,但事實上鴕鳥飛不起來。)

【NG溝通3】──「你很傷心嗎?」、「為什麼哭了呢?」
>>>當小小孩心情不好的時候,並不建議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回應,因為孩子沒有辦法用言語清楚說明和表達,就連大人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也會感覺對方咄咄逼人。


★管教小小孩執拗行為的「戒吼說話公式」
本書作者認為,其實,孩子們一直不斷在被父母發號施令。他們本來就應該聽話,因為爸爸媽媽才是家裡的老大,而且父母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這是在避免他們傷害到自己,或至少是在幫助他們不會變得又髒又臭、牙齒蛀光光、營養不良或睡眠不足。問題是──沒有人喜歡被命令。面對這些「歡比霸」、愛唱反調、邏輯不通又難以控制的小小孩時,父母一定要先學會「小小孩專用」的說話公式!

【重點1】──先認同他的壞情緒,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
◎ 用想像來補償>>>「我希望我們有一千萬個小時可以玩。」
◎ 寫下願望清單>>>「「你真的好想要那個樂高喔,那我們現在把它寫到願望清單裡。」
◎ 畫出孩子的感受>>>「你看起來好傷心。」(在紙上畫一個在流眼淚的人,或是直接把蠟筆或鉛筆遞給孩子讓他畫。)
※回想一下,曾經有多少次,你為了不在公共場合丟人,只好掏錢買下那些根本不需要買的東西?把孩子的願望寫下來,是另一個讓你避免公開出糗的方式,而且還不會把孩子寵壞。

【重點2】──用對「關鍵句型」,孩子就會完成該的事
◎ 加入「孩子在意的東西」>>>「如果把鞋子亂放,等一下你要去救援時就會找不到鞋子穿喔!」
◎ 讓物品說話>>>牙齒說:「讓我進去看看,上次我在臼齒後面看到一個細菌!」(用低沉的聲音說)
◎ 把無聊的事變挑戰>>>「你覺得你今天可以閉上眼睛穿上衣服嗎?」
※讓物品「大聲疾呼」,或是把無聊的事情變成挑戰或遊戲,小小孩的臉上就會泛起笑容,並且願意配合進行日常生活中的瑣事。

【重點3】製造情境,讓孩子「主導」,就能化解教養戰爭!
◎手足爭寵時>>>「寶貝,你可以選一本書念給妹妹聽嗎?她最喜歡聽你說故事了!」
◎孩子變成超市暴走王>>>「你想買義大利麵還是筆管麵呢?給你決定!」
※發生教養爭執時,請先→承認孩子的感受→接著描述當下的問題→請孩子出主意→實際做做看,不僅能讓孩子順利遵守生活常規,也能不因為吼叫懲罰而破壞親子關係。

【重點4】──只用一個字(或手勢)表達,往往更有效
◎ 別說「趕快繫上安全帶」>>>而是說「安全帶。」
◎ 別說「把外套撿起來掛到衣架上」>>>而是說「外套。」
◎ 用手勢表示刷牙、用手勢示意安靜、用手勢表示洗手。
※當小小孩聽到長篇大論,就是會關上耳朵。請注意,你說的字必須是名詞,而不是動詞。因為動詞很容易聽起來像是命令。

【本書特色】
1、書中收錄超過50則真實故事分享,例如:不乖乖去廁所、把積木飛天亂灑等,來自小小孩千奇百怪的挑戰,列出兩種對比的說話方式,讓父母與小小孩更能有效溝通。
2、書末整理章節重點表,讓你可以影印下來貼在容易看見的地方,當嬰兒哇哇大哭、牛奶被打翻、吐司正在燒焦,而狗狗在家裡追著尿布跑的時候,你一定會需要一個一目了然的提醒單,讓你知道現在可以怎麼做!
3、書中特別收錄針對自閉兒及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教父母如何用對的言語引導他們。
4、只需五大溝通工具,讓家長可以隨時活用說話公式,慢慢的,你會發現家裡出現這些改變:
◎ 每天幫孩子穿衣服、刷牙、吃東西都是場快樂的遊戲,你和孩子會更有連結,內心也更加喜悅。
◎ 當你接受孩子情緒的同時,也是在培養他成為一個能尊重他人,不會忽視別人感受的人。
◎ 父母不會每天都陷入理智斷線的循環裡,孩子也不會因為天天被命令懲罰而喪失自尊心。

喬安娜.法伯(Joanna Faber)是一位親子教養和教育專家。喬安娜不僅為她母親的得獎著作《如何說才能讓孩子學習》貢獻良多,也在母親另一本經典著作《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的三十周年紀念版當中,撰寫了一篇全新收錄的後記。根據母親的著作和自己身為人母與教育者的經驗,喬安娜多年來在各地舉辦了講座和工作坊。目前她住在美國紐約的哈德遜河谷,與丈夫、三個兒子、狗狗、貓咪,還有多種不同的雞一起生活。

茱莉.金(Julie King)自一九九五年起,就一直從事為家長和相關專業人士提供教學與協助的工作。她除了為家長提供個別諮詢,也在學校、公益組織與親子團體舉辦過無數次「怎麼說,孩子會聽」工作坊。她是普林斯頓大學人文藝術學士(AB),並且在耶魯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律博士學位(JD)。目前她住在美國舊金山灣區,是三個孩子的母親。茱莉和喬安娜在彼此才六個月和十個月大時,就已經是好朋友了。

  • 序言 輕鬆面對小小孩的各種挑戰
  •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 第一部 基本工具
    • 第1章 處理情緒的工具
      • 工具一 透過語言承認孩子的感受
      • 工具二 透過文字承認孩子的感受
      • 工具三 透過藝術創作承認孩子的感受
      • 工具四 現實中辦不到的,用想像來補償
      • 工具五 用不發一語的聆聽,來承認孩子的感受
    • 第2章 讓孩子乖乖配合的工具
      • 工具一 要好玩
      • 工具二 提供選擇
      • 工具三 讓孩子主導
      • 工具四 提供資訊
      • 工具五 用一個字(或手勢)表達
      • 工具六 說出你看到的
      • 工具七 描述你的感受
      • 工具八 寫張小紙條
      • 工具九 在不人身攻擊的前提下採取行動
    • 第3章 解決衝突的工具
      • 工具一 表達你的感受……用非常強烈的方式!
      • 工具二 讓孩子知道如何彌補過錯
      • 工具三 提供選擇
      • 工具四 在不人身攻擊的前提下採取行動
      • 工具五 討論解決方案
    • 第4章 表達讚美和鼓勵的工具
      • 工具一 描述你看到的
      • 工具二 描述對其他人的影響
      • 工具三 描述孩子付出的努力
      • 工具四 描述目前的進展
    • 第5章 適用特殊需求孩子的工具
      • 工具一 加入孩子的世界
      • 工具二 花點時間想像孩子正經歷著什麼
      • 工具三 幫孩子說出想說的話
      • 工具四 調整你的期待—控制環境,而不是控制孩子
      • 工具五 用其他方式取代語言
      • 工具六 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而不是不能做什麼
      • 工具七 要好玩!
    • 第五又四分之一章 孩子的基本需求
  • 第二部 實戰工具
    • 1. 食物之爭—餐桌上的大戰 喬安娜
    • 2. 瘋狂的早晨—克服重達千斤的家庭引力 茱莉
    • 3. 手足爭寵—把小嬰兒還回去! 喬安娜
    • 4. 超市破壞王—和孩子一起上街購物 茱莉
    • 5. 謊言—兒童對真相的創意詮釋 喬安娜
    • 6. 家長也有情緒 茱莉
    • 7. 愛告狀—打小報告、當告密者 喬安娜
    • 8. 收拾—當要求整潔卻越用越糟 茱莉
    • 9. 醫生的命令—吃藥、打針、抽血和其他嚇死人的事 喬安娜
    • 10. 害羞的孩子—別人太熱情反而讓我害怕 茱莉
    • 11. 睡覺—求之不得的終極目標 喬安娜
    • 12. 愛亂跑的孩子—當孩子總在公共場所失控暴走 喬安娜
    • 13. 打、捏、戳、揍、推—不是我弄的! 茱莉
    • 14. 爸媽真的生氣了! 茱莉
    • 15. 問題糾錯—當以上工具不奏效的時候 喬安娜
  • 就這麼結束了?
  • 致謝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