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貧富差距的經濟學: 一個財富爆發但分配不均的世界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729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全球化、科技發現、貨幣量化寬鬆,
導致全球貧富差距惡化的現象?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說:「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現今,我們正處於GDP上揚財富爆發的時代,
同時也是貧富差距拉大社會分化的時代!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全球化中有贏家有輸家,中國、越南等高速發展國家只是例外,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都沒有嚐到全球化的甜頭,有些甚至不進反退。
>>貨幣量化寬鬆政策使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美國也印鈔票,歐盟也印鈔票,中國也印,日本也印,錢從何而來?其實量化寬鬆主要有利於富人,而不是貧苦大眾。
>>人工智能與其他新技術是否會導致人類大範圍失業?
19世紀的工業革命的科技進步和未來的科技發展本質上一樣嗎?到今天為止 ,人類有了科技機器設備,我們走出工廠,進入辦公室。但未來還是一樣嗎?

本書以1960~2010年間數據,分析與探究全球貧富不平等、國內貧富不平等。抽絲剝繭,找出最近50年貧富分化的根本原因!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討論全球各國貧富差距問題。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期對於貧富差距的批判和恐懼,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部分西方國家的貧富差距群出現改善趨勢從而否定其危險性,到近五十年全球化興起貧富差距再度上揚,不同年代、不同學派、不同政治思想對於貧富差距問題的觀點從未一致過。
尤其是自1960年後,各國基尼係數不斷上揚,對於其與全球化及科技發展的關係更是爭論不休。本書將焦點放在1960年和2010年之間數據,並把全球國與國貧富不平等和國內人與人貧富不平等分開分析討論。另外從全球化、科技發展和過量貨幣供應分析其原因。最後根據分析結果,嘗試抽象預測未來貧富不平等的走勢。

經濟學並不可怕,不要再被蒙在鼓裡!了解世界大勢,知道自己位置,從而破局而出!

【專業推薦】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陳家麟

1987年出生中國廣州,成長於荷蘭海牙。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經濟系碩士、台灣大學Global MBA。中華民國BI數據分析師。自小受中西文化影響,酷愛東西方歷史。在多語言環境下長大,耳濡目染,略懂數國語言。年輕時放縱不拘,22歲時便休學近兩年,離開荷蘭遊學於澳洲、中國大陸和日本。後回荷蘭任職商業分析師,27歲時辭職來台進入台大進修商學。
現居日本東京,擔任某日商工業開放網路規劃師,並從事文字創作。

  • 謝辭
  • 推薦序
  • 前言
  • 第1章 關於貧富不均本身的思考
    • 1.1 貧富不均的本質
    • 1.2 關於貧富不均不同的觀點
    • 1.3 貧富不均的測量方法
    • 1.4 關於貧富不均觀點的歷史發展
    • 1.5 本書的分析方法
  • 第2章 全球國與國的貧富不均
    • 2.1 從全球化看國與國的貧富差距
    • 2.2 從科技發展看國與國的貧富差距
    • 2.3 從貨幣政策看國與國的貧富差距
    • 2.4 小結
  • 第3章 國內人與人的貧富差距
    • 3.1 從全球化看國內人與人的貧富差距
    • 3.2 從科技發展看國內人與人的貧富差距
    • 3.3 從貨幣政策看國內人與人的貧富差距
    • 3.4 小結
  • 第4章 未來狂想
    • 4.1 米拉諾維奇的曲線與影響貧富不均的因素
    • 4.2 未來的全球化進程
    • 4.3 未來的科技發展
    • 4.4 未來的世界貨幣政策
    • 4.5 對於貧富不均的預測
  • 結語
  • 後記
  • 謝辭
  • 附錄
    • 本書內容一覽
    • 參考書籍
    • 圖表一覽
    • 註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