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成年之後,總會分外懷想一去不返的童年時光,然而中國古典文學中,卻是最少表現這一類情感的作品。
大勢如此,唐路德延《孩兒詩》五十韻便近乎空谷足音而格外令人珍視。有趣更在於,同時代美術工藝中的孩兒遊戲差不多與它在在相契。如果說供奉宮廷的職業畫家一枝繪筆或難免帶出帝王意旨,但出自唐代民間工匠的不同形式的嬰戲圖,則多是生活場景之寫生。嬰戲圖的活潑自然與健康,也正是大唐氣象中的一縷清新之氣,且融入兩宋風俗而瀰漫始終。
大勢如此,唐路德延《孩兒詩》五十韻便近乎空谷足音而格外令人珍視。有趣更在於,同時代美術工藝中的孩兒遊戲差不多與它在在相契。如果說供奉宮廷的職業畫家一枝繪筆或難免帶出帝王意旨,但出自唐代民間工匠的不同形式的嬰戲圖,則多是生活場景之寫生。嬰戲圖的活潑自然與健康,也正是大唐氣象中的一縷清新之氣,且融入兩宋風俗而瀰漫始終。
- 從孩兒詩到百子圖
- 琉璃砲燈中魚
- 摩睺羅與化生
- 望野博物館藏紅綠彩人物塑像叢考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一個裝飾紋樣的傳播史
- “滿池嬌”源流
- “蒙恬將軍”瓶與插翎之冠
- 造型與紋樣的發生、傳播和演變—以仙山樓閣圖為例
- “琴棋書畫”圖演變小史
- 索引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