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9833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第一章 卡巴拉遭遇量子物理
    • • 第一節 三藩市會議的與會者介紹
      • 威廉.泰勒教授
      • 弗雷德.艾倫.沃爾夫博士
      • 傑夫里.沙提諾瓦博士
      • 麥可.萊特曼博士
    • • 第二節 卡巴拉簡介
    • • 第三節 物質的本性
    • • 第四節 給予的力量和接受的力量
    • • 第五節 卡巴拉和科學之間
      • 5.1 量子物理中自由的概念
      • 5.2 家庭單元
      • 5.3 個人命運和人類共同的命運
      • 5.4 正義者(Tzadik)
      • 5.5 人類的痛苦
    • • 第六節 量子理論
    • • 第七節 量子理論的可靠性
  • 第二章 卡巴拉智慧的本質
    • • 第一節 努力趨向平衡
    • • 第二節 現實的結構
      • 2.1 控制物質世界
      • 2.2 開啟我們的雙眼
      • 2.3 在通往精神世界的階梯上
      • 2.4 真理的智慧中運用的四種語言
      • 2.5 改變我自己
      • 2.6 對待現實的正確態度
      • 2.7 外部的現實
      • 2.8 穿越壁壘
      • 2.9 形式等同
      • 2.10 共同的靈魂
  • 第三章 對現實的感知
    • • 第一節 建造精神的感知容器(Kli)
      • 1.1 建造感知容器(Kli)
      • 1.2 感官的反應
      • 1.3 建造正確的形式
    • • 第二節 感知模式
      • 2.1 學習模式
      • 2.2 完整的畫面
      • 2.3 創建認知模型
      • 2.4 一個山頂洞人在當今的世界
    • • 第三節 重獲意識
      • 3.1 我們和這個世界
      • 3.2 體驗Ein Sof 無限世界
      • 3.3 建造一個房屋
      • 3.4 世界在我們內部
      • 3.5 加速發展
      • 3.6 在內部構建創造者
    • • 第四節 對現實的描繪
  • 第四章 實現精神基因 020
    • • 第一節 精神基因Reshimot
      • 1.1 意識的喪失
      • 1.2 虛擬現實
      • 1.3 集體冥想
      • 1.4 創造者是什麼?
      • 1.5 實現精神基因(Reshimot)
      • 1.6 選擇將來
      • 1.7 記憶
      • 1.8 思想的力量
      • 1.9 精神基因(Reshimot)的鏈條
    • • 第二節 被揭示的和被隱藏的
      • 2.1 反轉的世界
      • 2.2 矛盾的現象
      • 2.3 一門新的科學
    • • 第三節 自然的法則
    • • 第四節 卡巴拉——真正的現代科學
      • 附錄1. 術語表
      • 附錄2. 歷代卡巴拉學家對卡巴拉的描述
      • Moshe Chaim Lutzato (The Ramchal)(1707~1747)
      • Eliahu-The Vilna Gaon (1138~1204)
      • Abraham Yitzhak HaCohen Kook (1865~1935)
      • 耶胡達阿斯拉格 Yehuda Leib Halevi Ashlag (巴拉蘇拉姆)(1884~1954)
      • 附錄3. 歷代著名學者對卡巴拉的評述
      • 約翰內斯.羅榭林(1455~1522)
      • 焦萬尼.皮科.德拉.米蘭朵拉(1463~1494)
      • 帕魯斯.瑞休斯(1470~1541)
      • 菲力浦斯.奧里歐勒斯.帕拉切爾蘇斯(1493~1541)
      • 克里斯汀.康拉德.斯普林格爾(1750~1816)
      • 雷蒙杜斯.拉里斯(1235~1315)
      • 佐丹奴.布魯諾(1548~1600)
      •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1716)
      • 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1772~1829)
      •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
      • 附錄4. Bnei Barauch 國際卡巴拉教育和研究中心
      • 附錄5. 如何聯繫我們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