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當代護理學導論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94226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護理學之四大概念為基礎,由16位學經歷豐富之作者執筆,完整呈現護理學基本知識共16章,內容囊括:
  「人」--護理人員之角色、功能與生涯規劃、人類基本需要、人際關係與有效溝通等。
  「環境」--醫療環境、健康照護體系等。
  「健康」--健康的模式、疾病的影響等。
  「護理」--理念、發展史、概念模式、教育、工作模式、護理過程、專業特質、倫理與法律等。
  二版除了修正最新公布之法規與數據,亦隨當今醫護產、學界趨勢的發展,新增:護理專業八大核心素養、醫療產業方案與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對醫護產業的影響、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之改組、五都改制後之健康照護體系、老年人口長期照護、護理教育體制變遷、醫院新制評鑑、安寧緩和療護等議題;並利用案例式「情境探討」,帶領讀者更進一步將理論化為實務,逐步建構對於護理工作的知識地圖,實為護理入門不可錯過的書籍之一。
  • CHAPTER 1 緒論/陳月枝
    • 第一節 護理的定義
    • 第二節 護理專業的特性
      • 知識方面的特點
      • 實務上的需要
      • 貢獻於社會
      • 專業自主性
    • 第三節 護理的科學與藝術
      • 科學思考的演變
      • 知識的理念
      • 護理是一門科學與藝術
  • CHAPTER 2 護理理念/張媚
    • 第一節 理念的意義
      • 理念的定義
      • 理念的目的
      • 理念對人類的重要性
      • 理念與護理專業
    • 第二節 護理理念的基本要素
      • 環境
      • 健康
      • 護理
    • 第三節 護理理念的演進
      • 歐美的護理哲學史
      • 以現代臨床護理實例詮釋四種護理理念
      • 我國的護理理念
  • CHAPTER 3 護理發展史/林明珍、吳麗芬
    • 第一節 護理發展史
      • 遠古時代健康照護觀(西元前)
      • 西元初期(西元1~500年)
      • 中世紀(西元501~1000年)
      • 中世紀後期(西元1001~1500年)
      • 文藝復興與宗教革命(西元1400~1850年)
      • 南丁格爾與現代護理(西元1850年~迄今)
    • 第二節 中國護理專業發展
      • 我國護理之起源(1808~1909年)
      • 我國護理專業草創期(1910~1919年)
      • 我國護理專業發展期(1920~1936年)
      • 抗日戰爭和國共對抗期(1937~1949年)
      • 臺灣地區護理專業之發展(1858年~迄今)
      • 中國大陸護理專業之發展(1949年~迄今)
  • CHAPTER 4 護理學相關理論(概念模式) /陳月枝
    • 第一節 理論的意義與目的
    • 第二節 護理概念模式
      • 佩普洛──以治療性人際關係為導向的護理概念模式
      • 強生──以行為系統為導向的護理概念模式
      • 歐倫──以自我照顧為導向的護理概念模式
      • 羅伊──以適應為導向的護理概念模式
      • 紐曼──以健康照護系統為導向的護理概念模式
      • 羅傑茲──以整體人的科學為導向的護理概念模式
      • 華特生──以人性科學及照護為導向的護理概念模式
      • 金氏──目標達成理論
    • 第三節 選擇適當的護理理論或概念模式於照護病人
  • CHAPTER 5 護理教育之發展/李選
    • 第一節 護理教育的基本理念
      • 護理教育之目標
      • 護理專業教育之分類
      • 影響護理教育發展之因素
    • 第二節 歐美護理教育之發展
      • 僕役體制之護理教育
      • 學徒體制之護理教育
      • 科學化之護理教育
      • 專業化之護理教育
    • 第三節 中華民國護理教育之發展
      • 醫藥發展簡史
      • 護理教育發展簡史
      • 護理教育學制之目標
    • 第四節 護理教育未來之展望
      • 護理教育國際化,邁向國際接軌與全球布局
      • 課程設計以務實致用為導向,培養具備多元性專長之護理人力
      • 更新教學與評值方式
      • 注重護理師資培育與成長
      • 重視各學程的連結與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
      • 全面推動護理教育評鑑
      • 辦理技職教育產學合作與產學聯盟
  • CHAPTER 6 健康照護體系簡介及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蔡誾誾
    • 第一節 健康照護體系的簡介
      • 健康照護組織架構
      • 以國民健康需求觀點的完善健康照護體系
      • 現行衛生行政組織
      • 衛生政策與醫療照護政策
    • 第二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急性照護」的執業範圍
      • 「持續性照護」的執業範圍
      • 「社區照護」的執業範圍
      • 「安寧療護」執業範圍的新擴展
    • 第三節 提升護理專業貢獻於社會的點與面
      • 社會需求與護理專業的交集
      • 社會迫切需求──人口老化及慢性病增加
      • 由疾病期護理跨越至持續照護與預防保健
      • 後續照護與長期照護
      • 預防保健與護理
  • CHAPTER 7 健康與疾病/于博芮
    • 第一節 健康的定義
      • 字典上健康定義的比較(1771~1980年)
      • 近代專家學者對健康的定義(1941~1981年)
      • 護理學者對健康的觀點
    • 第二節 健康與疾病的模式
      • 健康與疾病的連續性模式
      • 健康信念模式
      • 高度美滿的健康模式
      • 病因-宿主-環境模式
      • 輪狀因果模式
      • 網狀因果模式
      • 整體性健康模式
    • 第三節 影響健康的因素
      • 內在因素
      • 外在因素
    • 第四節 疾病的定義與影響
      • 疾病的定義
      • 疾病行為
      • 生病角色行為
      • 住院對病人及家庭的影響
      • 疾病預防的三段五級概念
    • 第五節 健康促進
  • CHAPTER 8 人類基本需要/黃貴薰
    • 第一節 定義及特性
    • 第二節 馬斯洛的需要階層論
      • 生理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愛及歸屬的需要
      • 自尊及尊重的需要
      • 自我實現的需要
    • 第三節 護理範疇之運用
      • 韓德森之基本護理要素
      • 克雷傑之人類基本需要模式
    • 第四節 人類基本需要於護理情境之應用
      • 各種需要的相關性
      • 多種需要的同時滿足
      • 影響需要優先次序的因素
  • CHAPTER 9 病人的醫療環境/陳月枝
    •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醫療環境
      • 社會變遷與疾病型態改變
      • 病人的求醫行為
      • 病人與醫療環境的互動
      • 醫療環境對病人身心狀況的影響
    • 第二節 醫院的環境
      • 醫院的硬體設備
      • 醫院的軟體配置
      • 病友與訪客
      • 人性化的醫療環境
    • 第三節 全民健保與醫院經營
    • 第四節 醫院評鑑的重要性
      • 醫院的分級與評鑑制度沿革
      • 2011年新制評鑑的重點及準則
  • CHAPTER 10 護理的工作模式/沈宴姿、陳月枝
    • 第一節 護理工作模式
      • 個案護理
      • 功能性護理
      • 成組護理
      • 全責護理
      • 綜合性護理
    • 第二節 影響護理工作模式的因素
      • 專業發展的階段
      • 護理行政組織系統
      • 護理人力
      • 病人病情輕重
      • 病人需求的改變
      • 社會變遷
      • 工作環境
      • 護理主管的護理及管理理念
      • 病人罹患疾病的特殊性
  • CHAPTER 11 護理過程/鄧素文
    • 第一節 護理過程的重要性
      • 對病人的重要性
      • 對護理人員的重要性
    • 第二節 護理過程與相關理論的探討
      • 護理過程與問題解決法
      • 護理過程與知覺形成
    • 第三節 護理過程的步驟
      • 評估
      • 確認健康問題及護理診斷
      • 計畫
      • 執行
      • 評值
  • CHAPTER 12 治療性人際關係與有效溝通/李引玉
    • 第一節 治療性人際關係
      • 社交性人際關係與治療性人際關係的異同
      • 治療性人際關係的建立
    • 第二節 溝通
      • 溝通的定義
      • 溝通的要素
      • 溝通的種類
      • 影響溝通的因素
      • 造成溝通障礙常見的原因
      • 促進有效溝通的策略
    • 第三節 治療性溝通與非治療性溝通
      • 治療性溝通技巧
      • 非治療性溝通技巧
    • 第四節 過程實錄的應用
  • CHAPTER 13 護理倫理/顧乃平
    • 第一節 護理專業與倫理
      • 專業倫理的重要性
      • 專業倫理與人文素養
      • 護理專業倫理
    • 第二節 護理倫理的基本概念
      • 倫理學與護理倫理學
      • 倫理學的類別
      • 倫理學的起源與演變
      • 倫理與道德的區別
      • 倫理理論、原則及規則
    • 第三節 護理倫理規範
      • 倫理規範的意義及目的
      • 護理倫理規範的演變
    • 第四節 常見的倫理議題
      • 病情告知
      • 知情同意
      • 拒絕治療
      • 癌症疼痛處理
      • 不予施行心肺復甦術
      • 不予或撤除人工營養和水分
      • 預立指示
      • 器官移植
      • 人工生殖科技──減胎術
      • 墮胎
      • 人體試驗
      • 輔助及另類療法
    • 第五節 護理倫理決策過程
      • 倫理決策
      • 倫理決策模式
      • 倫理決策模式之應用
  • CHAPTER 14 護理專業與護理專業團體/靳曾珍麗、尹裕君
    • 第一節 護理專業及業務的特質
      • 智能之特質
      • 業務之特質
      • 服務於社會
    • 第二節 護理專業的社會化
      • 護理專業社會化的啟蒙期
      • 執業中的再社會化
      • 社會化偏差後的再社會化
    • 第三節 護理專業與社會變遷
      • 社會變遷所造成醫療環境及護理專業之影響
      • 教育環境對護理專業之影響
      • 護理專業在此種社會變遷中之因應
    • 第四節 護理專業團體
      • 國外護理專業團體
      • 國內護理專業團體
  • CHAPTER 15 護理與法律/李聖隆
    • 第一節 護理法律概說
      • 護理法律的意義
      • 護理法律的角色
    • 第二節 護理人員與法律
      • 護理人員資格的取得
      • 護理人員名稱的使用
      • 護理人員的執業
      • 護理人員的義務與責任
    • 第三節 護理糾紛訴訟案例介析
      • 護理民事訴訟的流程
      • 護理刑事訴訟的流程
      • 護理糾紛訴訟案例
  • CHAPTER 16 護理人員的生涯發展與規劃/徐曼瑩
    • 第一節 生涯的發展與規劃
      • 生涯的意涵
      • 生涯的發展
      • 生涯的規劃
      • 工作生涯的準備
    • 第二節 護理生涯的路徑發展與行動規劃
      • 護理人力供需的週期性動態平衡
      • 護理生涯路徑的發展
      • 護理生涯行動的規劃
    • 第三節 護理生涯的管理
      • 評估工作場域
      • 搜尋與管理生涯的資訊
      • 連結專業組織的網站及其社群網站
      • 評估自己
      • 履歷表的內容要對自己有利
      • 應徵工作的準備
      • 附錄
      • 附錄一 護理人員法
      • 附錄二 護理人員法施行細則
      • 附錄三 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
      • 附錄四 護理人員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
      • 附錄五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