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01 精通數位單眼相機
-
1.1 數位單眼相機成像原理及構造
-
1.1.1 數位單眼相機的成像原理
-
1.1.2 數位單眼相機的構造
-
-
1.2 小孔成像原理
-
1.3 數位單眼相機產生成影像的過程
-
1.4 數位單眼相機的分級定位
-
1.4.1 入門級DSLR 適合初級使用者
-
1.4.2 準專業DSLR 適合高級愛好者
-
1.4.3 專業型DSLR 為職業攝影師量身打造
-
-
1.5 感光元件
-
1.5.1 CCD 感光元件
-
1.5.2 CMOS 影像感測器
-
1.5.3 CCD VS COMS -感光元件發展趨勢
-
-
1.6 數位單眼相機的影像格式
-
1.6.1 JPEG 影像格式
-
1.6.2 TIFF 影像格式
-
1.6.3 RAW 文件
-
1.6.4 RAW+JPEG 影像格式
-
-
-
02 數位單眼相機操作
-
2.1 數位單眼相機的外觀及功能按鈕
-
2.1.1 相機的正面功能按鈕
-
2.1.2 相機背面的功能按鈕
-
2.1.3 相機左右側面的功能
-
2.1.4 相機底部的功能介紹
-
2.1.5 相機頂部的功能按鈕
-
2.1.6 液晶螢幕訊息
-
-
2.2 基本功能操作
-
2.2.1 電池充電
-
2.2.2 安裝電池
-
2.2.3 安裝記憶卡
-
2.2.4 安裝及拆卸鏡頭
-
-
2.3 進階設定
-
2.3.1 相機開關設定
-
2.3.2 語言的設定
-
2.3.3 畫質的設定
-
2.3.4 液晶螢幕亮度的設定
-
2.3.5 色彩空間設定
-
-
-
03 快門原理及應用
-
3.1 認識快門
-
3.1.1 快門的功能
-
3.1.2 快門的表達方式
-
3.1.3 快門構造及原理
-
-
3.2 如何選擇快門速度
-
3.2.1 被攝物體移動的速度
-
3.2.2 被攝物體與相機的距離
-
3.2.3 被攝物體移動的方向
-
3.2.4 安全快門
-
-
3.3 快門的應用
-
3.3.1 快門速度與色彩的關係
-
3.3.2 高速快門
-
3.3.3 B 快門
-
3.3.4 攝影追蹤法
-
-
-
04 光圈的原理及應用
-
4.1 認識光圈
-
4.1.1 什麼叫光圈
-
4.1.2 光圈級數的由來
-
-
4.2 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
4.2.1 什麼叫景深
-
4.2.2 影響景深的因素
-
4.2.3 景深預測按鈕
-
4.2.4 景深容許度
-
-
4.3 光圈大小與適用時機
-
4.3.1 如何決定光圈的大小
-
4.3.2 光圈大小與畫質的關係
-
-
-
05 對焦
-
5.1 相機的對焦模式
-
5.1.1 AF—自動對焦模式
-
5.1.2 自動對焦操作
-
5.1.3 自動對焦模式的種類
-
5.1.4 MF—手動對焦模式
-
5.1.5 手動對焦方式
-
-
5.2 對焦點
-
5.2.1 對焦點的含義
-
5.2.2 自動對焦點
-
5.2.3 手動對焦點
-
-
5.3 對焦技巧
-
5.3.1 如何選擇對焦位置
-
5.3.2 如何提高對焦速度
-
5.3.3 設定鏡頭對焦的焦段
-
5.3.4 大光圈鏡頭的選用
-
5.3.5 善用對焦輔助燈
-
5.3.6 配合景深預測按鈕
-
5.3.7 活用全時手動系統
-
5.3.8 區域對焦
-
5.3.9 泛焦效果
-
-
-
06 拍攝模式的選擇
-
6.1 全自動(AUTO)模式
-
6.2 程式(P)模式
-
6.3 光圈(A 或Av)先決模式
-
6.4 快門(S 或Tv)優先模式
-
6.5 手動(M)模式
-
6.6 場景模式
-
6.6.1 人像模式
-
6.6.2 風景模式
-
6.6.3 微距模式
-
6.6.4 夜景模式
-
6.6.5 夜間人像模式
-
6.6.6 運動模式
-
-
-
07 白平衡
-
7.1 色溫和白平衡的關係
-
7.1.1 什麼叫色溫
-
7.1.2 什麼叫白平衡
-
-
7.2 色溫對相機的影響
-
7.3 白平衡的作用
-
7.4 白平衡的模式
-
7.4.1 自動模式(AWB)
-
7.4.2 日光模式
-
7.4.3 陰天模式
-
7.4.4 鎢絲燈模式
-
7.4.5 日光燈模式
-
7.4.6 閃光燈模式
-
7.4.7 K 值模式
-
7.4.8 手動模式
-
-
7.5 白平衡的操作
-
7.6 拍攝RAW 格式調整白平衡
-
-
08 感光度 ISO
-
8.1 什麼是感光度
-
8.1.1 ISO 的特點
-
8.1.2 ISO 的使用方法
-
8.1.3 選用低ISO 值進行拍攝(ISO100)
-
8.1.4 選用ISO400
-
-
8.2 感光度與快門的關係
-
8.3 感光度影響照片畫質
-
8.4 根據拍攝條件選擇感光度
-
-
09 曝光與測光
-
9.1 正確認識曝光
-
9.1.1 曝光對影像品質的影響
-
9.1.2 影響曝光量調節的客觀因素
-
-
9.2 EV 值的概念與用途
-
9.2.1 EV 值的概念
-
9.2.2 EV 值的用途
-
-
9.3 數位單眼相機的幾種測光方式
-
9.3.1 點測光
-
9.3.2 中央重點測光
-
9.3.3 矩陣測光
-
-
9.4 常見的幾種測光表
-
9.4.1 入射式測光表
-
9.4.2 反射式測光表
-
9.4.3 點測光表
-
-
9.5 曝光控制技巧
-
9.5.1 曝光補償
-
9.5.2 包圍曝光
-
9.5.3 曝光鎖定
-
9.5.4 使用黑卡
-
-
9.6 區域曝光系統
-
-
10 閃光燈
-
10.1 閃光燈的幾種類型
-
10.1.1 相機內建閃光燈
-
10.1.2 外接閃光燈
-
10.1.3 環形閃光燈
-
10.1.4 水下閃光燈
-
10.1.5 棚內閃光燈
-
-
10.2 外接閃光燈的介紹
-
10.2.1 閃光燈的正面圖
-
10.2.2 閃光燈的背面圖
-
-
10.3 閃光燈的幾種拍攝模式
-
10.3.1 自動模式
-
10.3.2 TTL 模式
-
10.3.3 手動模式
-
10.3.4 防紅眼模式
-
10.3.5 慢速快門模式
-
10.3.6 前、後簾同步模式
-
10.3.7 頻閃閃光模式
-
-
10.4 閃光燈同步的運用
-
10.4.1 同步的含義
-
10.4.2 同步與快門速度
-
10.4.3 閃光指數的含義與運用
-
-
10.5 閃光燈的攝影技巧
-
10.5.1 閃燈直打
-
10.5.2 離機閃燈
-
10.5.3 直接漫射閃光法
-
10.5.4 跳燈拍攝法
-
10.5.5 輔助閃光法
-
10.5.6 濾光片閃光法
-
-
-
11 鏡頭的運用
-
11.1 鏡頭的結構與焦距
-
11.1.1 鏡頭的結構
-
11.1.2 鏡頭的焦距
-
11.1.3 DSLR 等效焦距
-
11.1.4 不同焦距的視角分類
-
-
11.2 鏡頭的屬性和應用
-
11.2.1 鏡頭的口徑
-
11.2.2 光圈的恆定與否
-
11.2.3 對焦距離與放大倍率
-
-
11.3 鏡頭的分類
-
11.3.1 定焦與變焦鏡頭
-
11.3.2 標準鏡頭
-
11.3.3 廣角鏡頭
-
11.3.4 長焦鏡頭
-
11.3.5 微距鏡頭
-
11.3.6 魚眼鏡頭
-
11.3.7 反射式鏡頭
-
11.3.8 移軸鏡頭
-
-
11.4 防手震技術與超音波馬達對焦
-
11.4.1 光學與感光元件防手震
-
11.4.2 超音波馬達
-
-
-
12 濾鏡的種類與功能
-
12.1 認識濾鏡
-
12.1.1 濾鏡的用途
-
12.1.2 旋入式濾鏡
-
12.1.3 插入式濾鏡
-
-
12.2 濾鏡的種類
-
12.2.1 UV 鏡
-
12.2.2 減光鏡
-
12.2.3 漸變鏡
-
12.2.4 偏光鏡
-
12.2.5 星芒鏡
-
12.2.6 多影鏡
-
12.2.7 柔光鏡、霧化鏡
-
-
-
13 關於光線
-
13.1 直射光與漫射光
-
13.2 光線的聚散
-
13.3 光線的強度與反差
-
13.4 光線的方向
-
13.4.1 順光
-
13.4.2 側光
-
13.4.3 逆光
-
13.4.4 頂光
-
-
13.5 光束
-
13.6 光線與色彩飽和度的關係
-
-
14 色彩的運用
-
14.1 數位單眼相機的色彩空間
-
14.1.1 sRGB(standard RGB)
-
14.1.2 Adobe RGB
-
14.1.3 ProPhoto RGB
-
-
14.2 影響色彩的因素
-
14.2.1 光線
-
14.2.2 色溫
-
14.2.3 環境
-
14.2.4 曝光
-
14.2.5 物件本身
-
-
14.3 色彩的對比和協調
-
14.3.1 色相的對比和協調
-
14.3.2 明度的對比和協調
-
14.3.3 純度的對比和協調
-
14.3.4 色彩面積
-
-
14.4 色彩的心理情感
-
14.4.1 暖色系
-
14.4.2 冷色系
-
14.4.3 黑與白
-
14.4.4 進退感
-
-
14.5 發現和創造色彩
-
14.5.1 畫面的色彩整體性
-
14.5.2 色彩的集中與分散
-
14.5.3 善於利用背景
-
14.5.4 誇張的色彩組合
-
14.5.5 合理地運用濾光鏡
-
-
-
15 攝影構圖
-
15.1 構圖的基本原則
-
15.1.1 主題明確
-
15.1.2 畫面簡潔
-
15.1.3 重視形式美的追求
-
-
15.2 構圖諸多元素的處理
-
15.2.1 主體
-
15.2.2 陪襯元素
-
15.2.3 環境
-
15.2.4 前景
-
15.2.5 背景
-
-
15.3 攝影角度
-
15.3.1 正面角度
-
15.3.2 側面角度
-
15.3.3 前側面角度
-
15.3.4 後側面角度
-
15.3.5 背面角度
-
15.3.6 平視角度
-
15.3.7 仰視角度
-
15.3.8 俯視角度
-
-
15.4 構圖的基本方法
-
15.4.1 利用點進行構圖
-
15.4.2 利用線條進行構圖
-
15.4.3 利用形狀進行構圖
-
15.4.4 利用影調進行構圖
-
15.4.5 利用色彩進行構圖
-
15.4.6 利用影子進行構圖
-
15.4.7 利用鏡頭的視角進行構圖
-
15.4.8 橫幅構圖與直幅構圖
-
15.4.9 地平線的安排
-
15.4.10 留白的應用
-
15.4.11 虛實的變換
-
15.4.12 抽象的圖案
-
15.4.13 裁切構圖
-
15.4.14 構圖中的韻律美
-
-
-
16 攝影實戰拍攝技巧
-
16.1 風景攝影和自然攝影
-
16.1.1 感受四季的節奏
-
16.1.2 霧景的拍攝
-
16.1.3 瀑布、流水的拍攝
-
16.1.4 雪景的拍攝
-
16.1.5 雲彩的拍攝
-
16.1.6 高山及森林原野的拍攝
-
16.1.7 村莊風光的拍攝
-
16.1.8 如何拍攝好日出
-
16.1.9 如何拍攝好霞景
-
16.1.10 花卉的拍攝
-
-
16.2 人像攝影
-
16.2.1 生動的人物故事
-
16.2.2 活潑的兒童
-
16.2.3 和藹的老年人
-
16.2.4 晴天的美女人像
-
16.2.5 動感的人物表現
-
16.2.6 面部表情特寫
-
16.2.7 旅遊人像
-
-
16.3 寵物攝影
-
16.4 鳥類攝影
-
16.5 野生動物及其他動物的拍攝
-
-
17 器材的保養
-
17.1 機身的養護與清潔
-
17.2 鏡頭的養護與清潔
-
17.2.1 正確的使用方法
-
17.2.2 選擇合適的UV 鏡
-
17.2.3 對鏡頭進行清潔
-
-
17.3 (LCD)液晶螢幕的保養
-
17.4 感光元件的清潔
-
17.4.1 檢查感光元件是否污染
-
17.4.2 感光元件的清潔
-
-
17.5 惡劣天氣下對相機的保護
-
17.5.1 潮濕的環境裡要注意防潮
-
17.5.2 風沙的環境裡防止灰塵
-
17.5.3 在特殊溫度(高溫、寒冷)環境下的防護
-
-
17.6 相機的儲存
-
17.6.1 存放在攝影包內
-
17.6.2 存放在防潮箱內
-
-
17.7 電池的保養
-
17.8 記憶卡的維護
-
17.8.1 正確的使用方法
-
17.8.2 注意存放
-
-
17.9 三腳架的保養
-
17.9.1 三腳架的保護
-
17.9.2 雲台的保護
-
-
-
18 照片的輸出與保存
-
18.1 照片的讀取
-
18.1.1 用相機附贈的軟體讀取照片
-
18.1.2 用讀卡機讀取照片
-
18.1.3 使用攜帶型大容量記憶裝置讀取照片
-
-
18.2 編輯照片
-
18.2.1 對顯示器進行校色
-
18.2.2 用相機附贈的軟體進行調整
-
18.2.3 用Photoshop 調整圖片
-
-
18.3 列印照片
-
18.3.1 送到專業的數位沖印店裡沖印
-
18.3.2 用噴墨印表機自己列印
-
18.3.3 線上沖印
-
-
18.4 RAW 檔的處理
-
18.4.1 RAW 格式與JPEG 格式
-
18.4.2 RAW 格式的調整
-
18.4.3 RAW 格式轉換為其他格式
-
18.4.4 選擇RAW 格式拍攝照片
-
-
18.5 數位照片的保存
-
18.5.1 用燒錄機進行燒錄
-
18.5.2 製作網路相簿
-
18.5.3 數位照片的歸檔整理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