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社科民法釋義學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0/08/01
閱讀格式
:
EPUB
ISBN
:
9789865532338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特色
《社科民法釋義學》以社會科學理論,結合民法釋義學方法;此種取徑在中文世界中少見。本書先介紹社會科學與法學的方法論座標,並縝密論述經濟分析與法釋義學結合的方式與必要性。在論述成本效益分析是優於比例原則的分析工具後,本書處理數個民法領域的難題:不動產與動產物權時效取得、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權利與義務的一身專屬性的相關條文,應該如何解釋才符合經濟效率?當電子商務平台標錯價時,法院應該將網頁標價解釋為要約還是要約的引誘?當窮盡法釋義學方法仍無法獲致經濟效率時,本書也提出立法建議。最後,本書提出比較法方法論的「兩重因果推論」。援引外國法制作為本國法制解釋依據時,仍然要使用社會科學中的因果推論觀念。
《社科民法釋義學》以社會科學理論,結合民法釋義學方法;此種取徑在中文世界中少見。本書先介紹社會科學與法學的方法論座標,並縝密論述經濟分析與法釋義學結合的方式與必要性。在論述成本效益分析是優於比例原則的分析工具後,本書處理數個民法領域的難題:不動產與動產物權時效取得、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權利與義務的一身專屬性的相關條文,應該如何解釋才符合經濟效率?當電子商務平台標錯價時,法院應該將網頁標價解釋為要約還是要約的引誘?當窮盡法釋義學方法仍無法獲致經濟效率時,本書也提出立法建議。最後,本書提出比較法方法論的「兩重因果推論」。援引外國法制作為本國法制解釋依據時,仍然要使用社會科學中的因果推論觀念。
- 封面
- 書名頁
- 題獻
- 名句引用
- 作者簡介
- 凡例
- 簡目
- 詳目
- 圖表目錄
- 序
-
第一章 導 論
-
壹、社科法學的方法座標
-
貳、本書論點鳥瞰
-
-
第二章 經濟分析在法學方法之運用
-
壹、核心論點
-
貳、法學方法論簡介
-
一、何謂「法學」?法學的範圍與特性
-
二、為什麼需要一套方法
-
三、傳統法學方法概要:以法律解釋方法為中心
-
-
參、經濟分析作為法律解釋方法.
-
一、語意開放結構引入經濟分析論據
-
二、歷史解釋中的經濟考量
-
三、經濟分析作為目的論證方法
-
四、經濟分析與體系解釋
-
五、經濟分析作為後設方法
-
-
肆、經濟分析作為立法論方法
-
一、立法論方法─被傳統法學方法忽略的面向
-
二、效率作為立法價值
-
三、建立行為理論以選擇管制手段
-
-
伍、結論
-
-
第三章 以成本效益分析取代比例原則
-
壹、什麼是「成比例」:理念與方法
-
一、成比例=不要大砲打麻雀
-
二、審查實質合理性的理想方法?
-
-
貳、成本效益分析:正解與誤解
-
參、比例原則合理嗎?
-
一、正當性審查:規範性擠壓合理性
-
二、適當性審查:形同虛設
-
三、必要性審查:偏頗的成本效益分析
-
四、狹義比例性審查:繼續偏頗的成本效益分析
-
五、Alexy 學說及其悖謬
-
六、隱含的認知偏誤
-
-
肆、比例原則在公法中的合理定位
-
伍、普適到私法?
-
一、民法要成什麼比例?
-
二、比例原則與民法的經濟分析
-
-
陸、結論
-
-
第四章 不動產物權時效取得
-
壹、時效取得判決:鳥瞰與批判.
-
一、不動產時效取得案件之態樣
-
二、「取得地上權之意思」之解釋
-
-
貳、建構新時效取得制度
-
一、既有三種理論回顧與檢討
-
二、時效取得制度改革芻議
-
-
參、結論
-
-
第五章 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
-
壹、理論分析框架
-
一、經濟分析文獻之缺陷:忽略配置效益
-
二、原所有權人或善意買受人較能利用資源?
-
三、靜的安全與動的安全果真彼此頡頏?
-
-
貳、現行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無效率
-
一、是否「基於原占有人之意思而喪失占有」之區分難提升配置效益
-
二、是否「基於原占有人之意思而喪失占有」之區分難降低制度成本
-
三、防盜是好事,但不應該是善意取得制度之考量
-
四、善意取得制度不是為了保護占有
-
五、占有移轉方式本身並非重點
-
-
參、立法論:新善意取得制度之具體設計
-
一、核心思路
-
二、原所有權人的最適防範
-
三、買受人的最適徵信
-
四、公開市場標準
-
五、內部拍賣
-
-
肆、結論
-
-
第六章 繼承一身專屬性理論
-
壹、一身專屬性理論
-
一、一身專屬性之學說見解與問題所在
-
二、信任、能力、技術:專屬性之具體化
-
-
貳、保證繼承性之規範演變與實務見解檢討
-
一、1999 年債編修正前
-
二、1999 年債編保證章修正後
-
三、2008 與2009 年繼承編修法後
-
四、檢討與分析:保證契約之非專屬性
-
五、小結
-
-
參、結論
-
-
第七章 購物網站標錯價之契約糾紛與行政管制
-
壹、問題與論點鳥瞰
-
貳、臺灣法院判決分析
-
一、消費者敗訴判決:論理簡析與批評
-
二、消費者勝訴判決:論理反省
-
-
參、行政措施與市場反應之分析
-
一、行政機關之干預
-
二、市場之逆襲
-
三、契約架構與商業風險
-
-
肆、結論
-
附錄:網路買賣標錯價判決
-
-
-
第八章 社會科學式的比較法研究
-
壹、比較法新視角
-
一、何謂社會科學式的比較法研究
-
二、三重比較法的稜鏡
-
-
貳、全書鳥瞰
-
一、車禍侵權訴訟稀少
-
二、產品責任訴訟不多
-
三、醫療糾紛訴訟亦罕
-
四、膠柱鼓瑟的三個法領域
-
五、日本法院的科層誘因結構,形塑可預測的私法體系
-
-
參、本土比較法研究的社會科學取徑
-
一、社會科學式比較法是兩重的因果推論
-
二、比較法研究所需之統計數據
-
三、為何臺灣醫療糾紛案件如此少?醫方如此容易勝訴?
-
四、最高法院應該新增判例,還是出版詳細操作手冊?
-
五、沒有事前觀點的正義,不是≧95 分的正義
-
六、臺灣判決的可預測性
-
-
肆、結論
-
- 附錄1 動產時效取得
- 附錄2 無主物先占
- 中文參考文獻
- 日文參考文獻
- 英文參考文獻
- 德文參考文獻
- 外文索引
- 中文索引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