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正史的誤導:烽火戲諸侯、焚書坑儒、項羽自刎於烏江⋯⋯看完這些翻案證據,你會驚呼,歷史課本誰編的?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12349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項羽在烏江自刎?如果細看他的逃亡路線圖,你會懷疑課本搞錯了。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褒姒一笑。其實,烽火是戰國以後才有的!
◎秦始皇焚書坑儒?焚書可能是真的。但坑儒?他坑殺的,其實是江湖騙子。

本書作者趙運濤,為北京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
他在研讀的過程中發現,碎片化的知識很可能讓我們對歷史產生誤解。
因此他透過各種文獻資料,
如《竹書紀年》、二里頭遺址及漢墓出土器物與書簡等,
找出隱藏在正史背後的真相。
閱讀過程你會不斷驚呼 : 課本可能寫錯了,原來真相是這樣。

◎從古人的想像中,挖掘真相
.堯、舜、禹帝位的傳承,《史記》作者司馬遷說,這是最好的禪讓,
但根據更早版本《竹書記年》記載,其實是暴力奪權。
舜不僅囚禁了堯,最後還流放他。但大禹再以武力奪權於舜,也為爸爸報仇。

.周幽王可能不是用「烽火」戲諸侯,而是擊鼓。
史學家錢穆認為,烽火其實是西漢為防禦匈奴才出現。
至於寵信褒姒,導致周滅亡?也是來自「女色禍國論」,讓女人背黑鍋。

◎紙上得來終覺假,絕知此事要躬行
.項羽真的是在烏江自刎嗎?
仔細看項羽的行軍路線,他在自己的家鄉東城被圍困,
身邊只剩28人,還能跑到130公里以外的烏江岸嗎?
(駿馬平均時速25公里,一天跑100公里已經是極限了,何況打了整晚仗!)

.一飯之恩都不忘,韓信真的想造反?
《史記》中其實沒有交代韓信是怎麼被殺死的,
但後人認為,韓信自知沒有能力當王,但他功高震主才被劉邦陷害;
劉邦還為了不弄髒自己的手,透過呂后和蕭何一起殺他。

◎歷史碰上鄉野奇談,故事流傳後世
.北宋滅亡,跟王安石變法有關?
為改善北宋百年積弱局面,王安石變法讓國家富有,人民卻越來越窮;
此外,他用人不看德行,只看是不是自己人,導致小人上位。
根本就是北宋滅亡的禍首,直到清末梁啟超為他翻案。

.鄭和下西洋,其實是在找人?
明成祖朱棣發起靖難之役造反後,為了能名正言順的稱帝,
只好對外宣稱前皇帝建文帝已被燒死在宮中,
但他其實私下派人到處尋找,鄭和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項羽為何是「西楚霸王」,而不是「楚王」?
漢朝最大外患匈奴,後來去哪了?
和珅以「貪官」之名為人熟知,但他被處死的罪名其實不是貪汙?

本書將打破碎片化學習歷史的誤解與偏見,
讓你知道課本背後,往往有另一個真相。
  • 推薦序一 破除單一視角的局限,看見歷史的真實樣貌/吳宜蓉
  • 推薦序二 從課本沒提的故事,發現歷史的血肉和靈魂/汪栢年
  • 前言 你讀過的歷史,是真正的歷史嗎?
  • 第一部 從古人的想像中,挖掘真相
    • 01 堯、舜、禹的傳承,可能不是禪讓
    • 02 夏王朝,後人的想像?
    • 03 如果真是這樣,大禹治水可信嗎?
    • 04 傳說中有兩個后羿,嫦娥嫁的是哪個?
    • 05 從現代「穿越」回古代的器物
    • 06 替商紂王翻案,他其實沒有那麼壞
    • 07 周厲王暴虐?他只是不想成為被控制的傀儡
    • 08 周幽王可能不是用「烽火」戲諸侯
  • 第二部 歷史不只能塑造形象,還能改變長相
    • 09 老子怎麼從人,變成神格的太上老君
    • 10 孔子不斷被神化,樣貌卻不斷被醜化
    • 11 孔子不是魯國人,祖先也不姓孔
    • 12 春秋末年群雄爭霸,都是為了一個美女
    • 13 古代女子,其實很會吐槽男人
    • 14 泓水之戰後,戰爭從此不講武德
    • 15 如果古代有運動會,這些人都能拿金牌
    • 16 只為主人效命、為知己者死的刺客們
    • 17 焚書坑儒,秦始皇暴君形象從何而來?
    • 18 武俠功夫的真實與想像
  • 第三部 紙上得來終覺假,絕知此事要躬行
    • 19 項羽並非自刎於烏江
    • 20 漢朝最大外患匈奴,後來去哪了?
    • 21 這些姓氏可能是同一個祖先,例如韓和何
    • 22 如果你在漢朝當官,判案不能只靠法律
    • 23 一飯之恩都不忘,韓信真的想造反?
    • 24 七夕別再晒情人,學古人晒書吧!
    • 25 喝酒、裸體,魏晉時期的「行為藝術」
    • 26 歷史上很重要,如今被忽略的節日
    • 27 駙馬爺不好當,貴族也不願娶公主
    • 28 唐朝詩人只要靠名氣,就能中進士
    • 29 父親的重責大任:家訓
    • 30 單親媽媽帶大的聖人賢者
    • 31 幫小孩看相,預示他與眾不同
  • 第四部 歷史碰上鄉野奇談,故事流傳後世
    • 32 宋朝文人們的複雜關係
    • 33 北宋滅亡,跟王安石變法有關
    • 34 岳飛明明是人,怎麼變成廟裡的神?
    • 35 宋朝就有外送、明朝就有KTV?
    • 36 明朝選狀元,備考祕笈大公開!
    • 37 開國皇帝,才能稱「祖」,偏偏「明成祖」例外
    • 38 鄭和下西洋,其實是在找人
    • 39 根據服飾顏色,可判斷官職
    • 40 劉墉、和珅、紀曉嵐,究竟誰最厲害?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