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波蘭位於一望無垠的中歐平原上,在十世紀時由發源於此的西斯拉夫人建立,歷經了數百年的分合割據,波蘭與立陶宛聯合成波蘭─立陶宛聯邦,躍身為歐洲強盛一時的國家。
然而,因為國家缺乏天然屏障,以及俄、普、奧等鄰近國家的覬覦,使得波蘭在十八世紀下半葉遭遇三次瓜分。每一次的瓜分都激起波蘭內部的改革浪潮,當中更催生出世界上第二部成文憲法,然而這部憲法卻在列強的打壓下胎死腹中,也讓波蘭的革命勢力沉寂一時。 在近代民族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影響下,已然亡國的波蘭人起身反抗,企圖恢復波蘭的榮光,他們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改寫亡國的篇章,重拾國家的名字。但復國的波蘭仍難逃悲劇性的命運,不到二十年的光景,再次被德國與蘇聯瓜分,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蘇聯所控制,成為共產國家。 這次波蘭人再度展現反抗精神,由反共人士所組成的團結工會成功推翻共產政權,建立民主共和體制,成為第一個推翻共產體制的歐洲國家,波蘭人終於掙脫枷鎖,重新踏上自由之路。
然而,因為國家缺乏天然屏障,以及俄、普、奧等鄰近國家的覬覦,使得波蘭在十八世紀下半葉遭遇三次瓜分。每一次的瓜分都激起波蘭內部的改革浪潮,當中更催生出世界上第二部成文憲法,然而這部憲法卻在列強的打壓下胎死腹中,也讓波蘭的革命勢力沉寂一時。 在近代民族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影響下,已然亡國的波蘭人起身反抗,企圖恢復波蘭的榮光,他們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改寫亡國的篇章,重拾國家的名字。但復國的波蘭仍難逃悲劇性的命運,不到二十年的光景,再次被德國與蘇聯瓜分,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蘇聯所控制,成為共產國家。 這次波蘭人再度展現反抗精神,由反共人士所組成的團結工會成功推翻共產政權,建立民主共和體制,成為第一個推翻共產體制的歐洲國家,波蘭人終於掙脫枷鎖,重新踏上自由之路。
- 再版說明
- 自序
-
第I篇 波蘭民族起源與建國歷程
-
第一章 自然地理與民族起源
-
第一節 自然地理概況
-
第二節 古代波蘭
-
第三節 民族起源
-
-
第二章 斯拉夫民族的遷徙和條頓民族的興衰
-
第一節 斯拉夫民族的遷徙狀況
-
第二節 條頓騎士團的興衰
-
-
第三章 波蘭建國到鼎盛時期
-
第一節 王朝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
第二節 版圖的擴張
-
第三節 外國勢力的入侵
-
-
-
第II篇 波蘭被瓜分與復國
-
第四章 波蘭的三次瓜分
-
第一節 第一次瓜分
-
第二節 第二次瓜分
-
第三節 第三次瓜分
-
-
第五章 十九世紀的革命運動
-
第一節 法國大革命後的衝擊
-
第二節 歷次革命的緣起
-
第三節 革命失敗的原因
-
-
第六章 一次大戰與波蘭復國
-
第一節 波蘭與大戰局勢
-
第二節 復國前的各派角力與整合
-
-
-
第III篇 共黨政權的建立與崩潰
-
第七章 兩次大戰時期波蘭命運的掙扎
-
第一節 波蘭共和國的重建
-
第二節 悲劇民族的再起
-
-
第八章 共黨政權的建立及其統治困境
-
第一節 蘇聯扶持波共政權的經過
-
第二節 蘇聯集團
-
第三節 改革運動的滋長
-
-
第九章 團結工會的崛起和共黨政權的崩潰
-
第一節 團結工會的崛起及其發展
-
第二節 共黨政權變革的極限
-
第三節 談判革命促成和平演變
-
-
-
第IV篇 波蘭展現強韌的生命力
-
第十章 後共產主義時期的新貌
-
第一節 經濟改革轉型
-
第二節 外交與政治情勢
-
第三節 加入歐盟後之政經發展
-
-
- 跋
-
附錄
-
重要人物簡介——波蘭思想界自強不息
-
大事年表
-
參考書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6812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