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這一年、以及前一年,網路最熱門談論關鍵字:倦怠、躺平
《德國之聲》報導:「躺平,就是與主流社會的分離與對抗。」
◎臺灣年輕人:「我不想努力了。」
◎中國的憤青:「世界險惡,先躺為敬。」
◎韓國上班族:「我做著像灰塵一樣的工作,最後也變成了灰塵。」
靠爸族、啃老族、尼特族、慢就業、閃辭、間隔年……
不同的名詞,好像在訴說不同的人生故事,但說穿了就是一句話:
「人生倦怠,我不想工作了!」
本書作者波波夫,本名周政華,科技專欄作者,
前《中國新聞周刊》主筆,長期關注被數位技術改變的世界。
他說,數位時代下,環境變化太快,勤奮不一定能帶來財富,
很多時候只不過讓人勉強度日而已。所以,
零工經濟看起來很自由,但報酬遠不及正式員工。
斜槓青年表面上很時髦,其實是「一份工作養不活自己」的不得已跨界。
你我正在承受史上最嚴重的社會不公正的後果,
他們的人生站不起來,但又跪不下去,
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平,因為躺平了就不會跌倒。
《德國之聲》報導:「躺平,就是與主流社會的分離與對抗。」
◎臺灣年輕人:「我不想努力了。」
◎中國的憤青:「世界險惡,先躺為敬。」
◎韓國上班族:「我做著像灰塵一樣的工作,最後也變成了灰塵。」
靠爸族、啃老族、尼特族、慢就業、閃辭、間隔年……
不同的名詞,好像在訴說不同的人生故事,但說穿了就是一句話:
「人生倦怠,我不想工作了!」
本書作者波波夫,本名周政華,科技專欄作者,
前《中國新聞周刊》主筆,長期關注被數位技術改變的世界。
他說,數位時代下,環境變化太快,勤奮不一定能帶來財富,
很多時候只不過讓人勉強度日而已。所以,
零工經濟看起來很自由,但報酬遠不及正式員工。
斜槓青年表面上很時髦,其實是「一份工作養不活自己」的不得已跨界。
你我正在承受史上最嚴重的社會不公正的後果,
他們的人生站不起來,但又跪不下去,
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平,因為躺平了就不會跌倒。
- 推薦序一 人為何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何則文
- 推薦序二 想擺脫無以為繼的倦怠,不妨認知真正的自己/少女凱倫
- 前言 站不起來又不想跪下,只好躺平
-
第一章 倦怠,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一樣
-
01 不想工作,但還是想發財
-
02 薪水高、拿錢快、做一天結一天
-
03 討厭競爭,不上班更幸福
-
04 拒絕長大,立志終生當靠爸族
-
05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
-
06 只想躺平的一代,應該怎麼站起來?
-
-
第二章 生不逢時的窮忙世代
-
01 大學一畢業,就身負重債
-
02 消失的工作與全新的工作
-
03 與其窮忙,不如降低對物質的需求
-
04 富二代、官二代、壟二代與貧二代
-
-
第三章 閃辭、跳槽,成為職場常態
-
01 體面的離職,也是一種技術活
-
02 快轉人生,讓你更快倦怠
-
03 三年換一次工作,很正常
-
04 慢就業,是理性思考還是逃避人生?
-
05 別讓間隔年變了味
-
06 高學歷的無業遊民開始增加
-
-
第四章 職場的隱形殺手
-
01 八小時裡,被忽略的與被壓抑的
-
02 「喪班」族,一週有七天不想上班
-
03 千禧世代,更易倦怠的一代
-
04 永遠在線,無間歇工作的代價
-
05 從倦怠、憂鬱到自殺
-
06 沒有熱情了,換份工作會更好?
-
-
第五章 反抗與陷阱,青年社畜大逃亡
-
01 工作九九六,生病ICU
-
02 零工經濟,新型僱傭關係的坍塌
-
03 你的人借我用,疫情催生出「共享員工」
-
04 斜槓青年,不得已的跨界
-
05 居家辦公,看上去很美
-
06 數位遊民的理想與現實
-
07 逃離朝九晚五,一個美國青年的烏托邦試驗
-
-
第六章 活在當下,才能幻想未來
-
01 辦公室還有未來嗎?
-
02 人工智慧,是朋友還是敵人?
-
03 消失的邊界:數位時代,工作將重新定義
-
04 在不確定的世界,穩住自己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