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我是爾瑪,你是漢人,他是蠻子
但最後我們全變成了「羌族」
知名學者王明珂深入四川西部的羌族村落
看一面面誠實的鏡子如何反照「羌族」的民族建構
由於歷史上中國與吐蕃的東西爭鋒,夾在中間的川西岷江上游,在二十世紀初成為漢、藏的邊緣。在這高山深谷中世代生息的住民都有三種身份:他們自稱「爾瑪」,但被上游的村寨人群稱作「漢人」、被下游的人們稱作「蠻子」。
本書描述近百年來,在中、西學者的「學術研究」之下,在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民族識別下,許多蠻子、爾瑪與漢人成為羌族的過程;以及在羌族認同下,人們如何重塑本族歷史或神話、界定共同母語、建構本土文化。
然而,羌族並不是一個奇風異俗的民族;他們只是一面誠實的鏡子,映照著我們所熟悉、信賴的「族群認同」與「歷史」的建構過程,以及此一過程中的荒謬與想像。歷史不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人類學者所描述的土著文化,不只存在於千里外的山之巔、海之涯,我們也生活在土著文化之中。
但最後我們全變成了「羌族」
知名學者王明珂深入四川西部的羌族村落
看一面面誠實的鏡子如何反照「羌族」的民族建構
由於歷史上中國與吐蕃的東西爭鋒,夾在中間的川西岷江上游,在二十世紀初成為漢、藏的邊緣。在這高山深谷中世代生息的住民都有三種身份:他們自稱「爾瑪」,但被上游的村寨人群稱作「漢人」、被下游的人們稱作「蠻子」。
本書描述近百年來,在中、西學者的「學術研究」之下,在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民族識別下,許多蠻子、爾瑪與漢人成為羌族的過程;以及在羌族認同下,人們如何重塑本族歷史或神話、界定共同母語、建構本土文化。
然而,羌族並不是一個奇風異俗的民族;他們只是一面誠實的鏡子,映照著我們所熟悉、信賴的「族群認同」與「歷史」的建構過程,以及此一過程中的荒謬與想像。歷史不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人類學者所描述的土著文化,不只存在於千里外的山之巔、海之涯,我們也生活在土著文化之中。
- 彩 頁
- 文明叢書序
- 三版說明
- 自 序
- 歷史文獻中的羌族
- 當代川西北的羌族
- 蠻子與漢人
- 爾瑪與羌族
- 結語:漢、藏之間的羌族
- 參考書目
- 版權宣告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7020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