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築覺:閱讀香港建築
「建築師不只是在圖紙上畫一道牆,而是畫了牆與牆之間的空間。建築物是有形(Tangible)、空間是無形的(Intangible),建築師需要同時考慮人類對實體與空間的需求、甚至更多無形的事情。」──建築遊人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外衣,也是城市文化的容器,更隱約透露這座城市的內涵,盛載歷史也記錄變遷。城市建築的設計方式影響我們的審美觀、價值觀及生活習慣,在隨處可見的屏風樓、發水樓、蛋糕樓、粟米樓,和那些雲石水晶燈高檔會所豪華大堂之外,香港建築,還有甚麼?
香港的建築有德國Bauhaus、ArtandCraftsMovement、BaroqueStyle等的影響,也有世界級設計師NormanFoster、貝聿銘、CesarPelli、TerryFarrell等的作品。建築遊人以大量重新繪製的平面圖配以相片文字,解構建築在工程設計、人文生活、歷史宗教、商業都市、空間環境中的作用及其特有的設計與功能,希望用不同的角度與讀者分享香港建築物背後的故事,提升大眾對香港建築空間的認知和欣賞。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外衣,也是城市文化的容器,更隱約透露這座城市的內涵,盛載歷史也記錄變遷。城市建築的設計方式影響我們的審美觀、價值觀及生活習慣,在隨處可見的屏風樓、發水樓、蛋糕樓、粟米樓,和那些雲石水晶燈高檔會所豪華大堂之外,香港建築,還有甚麼?
香港的建築有德國Bauhaus、ArtandCraftsMovement、BaroqueStyle等的影響,也有世界級設計師NormanFoster、貝聿銘、CesarPelli、TerryFarrell等的作品。建築遊人以大量重新繪製的平面圖配以相片文字,解構建築在工程設計、人文生活、歷史宗教、商業都市、空間環境中的作用及其特有的設計與功能,希望用不同的角度與讀者分享香港建築物背後的故事,提升大眾對香港建築空間的認知和欣賞。
-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作者簡介
-
作者
-
攝影
-
- 序一 建築表現城市內涵
- 序二 建築是文化的容器
- 序三 Hong Kong Architecture
- 自序 建築中的有形與無形
-
第一章 CHAPTER Ⅰ 建築+工程設計 ENGINEERING & DESIGN
-
1.1 違反香港建築設計常規 中國銀行大廈
-
反常規設計
-
低成本高效益的結構
-
罕有尖角結構
-
肩負使命的大廈
-
壞風水的建築?
-
-
1.2 開創世界建築先河 滙豐總行大廈
-
勝在觀察
-
「V」形結構方案
-
衣架形結構
-
造價五十二億港元
-
逆作法施工
-
極昂貴的結構
-
開創環保建築先河
-
龍脈之地
-
-
1.3 設計與施工同步進行 國際金融中心一、二期
-
巨型地基
-
中途更換建築師
-
直屬總承建商是關鍵
-
美中不足
-
-
1.4 玻璃幕牆的演進 花旗銀行大廈/創興銀行中心
-
玻璃材料的演變期
-
玻璃的選擇
-
可開啟的窗戶
-
-
1.5 營造懸浮效果 凌霄閣
-
成功的推銷
-
難以浮起的結構
-
-
1.6 權術與技術的結合 香港國際機場
-
英方遊說工作
-
複雜的建築、簡單的流程
-
流線形屋頂
-
革命性的陽光設計
-
空調從哪裡來?
-
未來的擴建
-
-
1.7 香港海岸線標記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填出未來?還是填出禍來?
-
改寫維港命運的官司
-
維港中的人工島
-
特別的屋頂 特別的問題
-
原有海岸線的標記
-
-
-
第二章 CHAPTER Ⅱ 建築+人文生活 HUMANITY & CULTURE
-
2.1 永無休止的戰場 添馬艦政府總部
-
富爭論的招標過程
-
門常開、地常綠、天復藍、民連繫
-
舊政總的去留
-
-
2.2 多功能建築 赤柱市政大廈
-
以不同入口劃分人流
-
以區域劃分功能
-
清水混凝土工藝
-
-
2.3 不合比例的建築 香港文化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館/中央圖書館
-
被隱藏的海景
-
特高的四合院建築
-
頭細身大的圖書館
-
-
2.4 特色學校設計 香港大學/英皇書院/知專設計學院/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九龍東分校
-
英式百年學府
-
「百周年校園」擴建
-
新舊交融的校園設計
-
交替換位的施工
-
帶有英皇色彩的學府
-
預製式的倒模學校
-
量化生產的隱憂
-
升起了的學校
-
著名的「奇怪」設計
-
垂直的學校
-
-
2.5 創意裡的邏輯思維 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
無架子的大師
-
亂中有序的設計
-
斜面所帶來的問題
-
粗糙的裝修
-
-
2.6 奇形怪狀還是破舊立新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樓
-
打破傳統的設計
-
在陽光下學習
-
突如其來的挑戰
-
像藝術品一樣的建築
-
當藝術品遇上常規
-
-
2.7 現代衛星城市典範 沙田新市鎮
-
現代都市之始
-
衞星城市
-
-
2.8 簡單工程複雜規劃 堅尼地城游泳池
-
保育古樹的結果
-
一個蛋糕分兩次焗
-
四年的挑戰
-
與都市連接
-
太空船般的外形
-
-
-
第三章 CHAPTER Ⅲ 建築+歷史宗教 HERITAGE & RELIGION
-
3.1 舊建築活化術 西港城/舊中環街市/美利樓
-
歷史建築物的等級之分
-
坐落上環的紅磚街市:西港城
-
隱藏在西港城內的珍寶
-
改造工程與「器官移植式」的活化
-
黄金地段內的街市
-
八十億換來的醜陋建築物
-
漂浮綠洲
-
搬遷式保育:赤柱美利樓
-
新舊結合的結構
-
新地標新核心
-
-
3.2 向上與向下的擴建 半島酒店/1881 Heritage
-
由拆卸變加建
-
承傳精髓
-
物以罕為貴
-
巧妙利用山坡形勢
-
極高檔的路線
-
失敗的例子: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
-
3.3 壁壘分明的建築 舊立法會大樓
-
壁壘分明的設計
-
花十二年時間來興建的珍貴古蹟
-
龐大維修費
-
英式建築密碼:黃金比例
-
-
3.4 鬧市內的正邪廣場 中區警署建築群
-
監獄廣場
-
警署廣場
-
英式建築的價值
-
連接天堂與地獄的通道
-
原汁原味的挑戰
-
加入新元素
-
超級藝術品
-
-
3.5 非典型教堂 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聖約翰座堂/聖公會/聖馬利亞堂
-
香港的本地教會
-
另類的歌德式教堂
-
引入陽光
-
中國特色的教堂
-
-
3.6 傳統斗拱木建築群 志蓮淨苑
-
香港最大的斗拱建築物
-
斗拱精髓
-
-
-
第四章 CHAPTER Ⅳ 建築+商業都市 COMMERCIAL & CITY
-
4.1 經濟與法規 合和中心/金鐘太古廣場/海港城二期
-
香港土地買賣方式
-
建築界的法律漏洞
-
地盡其「利」:太古廣場
-
令人遺憾的建築界官司
-
-
4.2 垂直購物的人流設計 apm/iSQUARE國際廣場/MegaBox/V Point
-
商場人流設計的奧妙
-
海景停車場
-
細小但開放的空間
-
-
4.3 設計商場格調 圓方
-
商場招租策略
-
金錢世界的藝術
-
隱藏了的複雜性
-
地磚選材的學問
-
五星級的洗手間
-
設計上的遺憾
-
-
4.4 商場改變地區面貌 時代廣場/朗豪坊
-
區內元素的轉變
-
消費群的轉變
-
-
-
第五章 CHAPTER Ⅴ 建築+空間環境 SPACE & ENVIRONMENT
-
5.1 陰陽調和 鑽石山火葬場
-
用綠化來減低正面衝擊
-
讓最討厭的變成最具特色的
-
-
5.2 都市與自然之間 香港濕地公園展覽館
-
通過建築了解自然
-
融入自然的建築
-
為自然出力
-
-
5.3 城市空間形態 中環天橋網絡/旺角舊街道/油麻地果欄/香港仔避風塘
-
雙層都市空間
-
殘舊建築物之間的商業空間
-
香港最大的臨時建築群
-
移動的空間
-
-
5.4 低成本的環保公共屋邨 華富邨
-
以人為本的屋邨格局
-
低成本不等於不環保
-
-
- 附錄 INDEX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