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後疫情時代的企業脫困與獲利:你上班的這家公司有做這些事嗎?哪類企業反而賺錢?財報該怎麼看能找出好投資標的?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54817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新冠風暴讓美國超過400家企業宣告破產,其中不乏大企業,
例如,快時尚品牌Forever21、無印良品美國分公司……
日本超過500間企業結束營業,又以餐飲業居大宗。
臺灣有五成旅行社已宣告停業或倒閉,很多中小企業也岌岌可危。

21世紀的這場瘟疫,竟讓全球經濟,從貿易全球化,
走入哪裡都去不了的後疫情時代。怎麼辦?

日本最強企業再生專業組織IGPI執行長有答案。

作者富山和彥是日本企業再生專業組織IGPI執行長,
曾協助日本航空、佳麗寶、三井礦山、東京電力等大企業進行企業重整與改造。
超過13年成功經驗,他告訴企業該如何應戰:

◎誰有機會活下來?這些指標是關鍵:

1.手頭現金、存款多不多。因為現金就像企業的氧氣罩,先缺氧的先倒閉。
2.過往與金融機構是否建立信賴關係。萬一現金不夠你就得去銀行借。
3.平時賺錢能力強不強(特別是營業現金流量),這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先丟掉損益表吧!管理每天的現金流量最重要,
只要政府、民間機構提供任何可以免費拿錢的機會,一定要盡快卡位。

(根據調查,臺灣有高達五成旅行社居然沒有跟政府申請紓困!)

◎那些挺過金融危機的企業,都是這樣活下來:

1.決策要獨裁,朝令夕改也無妨:
最害怕的就是所有主管一直開會,還在談氛圍與共識,
就是沒人要做決定。記得,戰爭,只能靠獨裁的領導。

2.經營斷捨離:什麼才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能力?
利用醫學的檢傷分類來思考,想要活命,我們得留下什麼,什麼業務不要做。
如果可以活,聲請破產也是一種救命手段。(本書有很多成功案例)

3.準備兩套資金,一套要還,一套不用還。
先利用金融機構融資來應付每日、每月現金流以續命(這錢是要還的)
再來爭取,可用於長期投資的風險資本,求取未來成長。
作者以當年重整日本航空(JAL)為案例,澈底解析。

以上這幾件事,你上班的公司做了嗎?
如果你是投資人?現在該怎麼看財報才能找出好投資標的?
日本最強企業再生專業組織IGPI執行長有答案。
  • 推薦序一 無恃黑天鵝不來,恃吾有以待也
  • 推薦序二 危機不要浪費,生機才能換兌
  • 推薦序三 世界越糟糕,你要變更好
  • 推薦序四 這波疫情,正是讓自己變強大的時機
  • 前言 動用兩百位專家,協助企業脫困與轉型
  • 第一章 小企業難活,大企業難撐,何時才能脫困
    • 第一波衝擊─在地產業最先受到影響
    • 第二波衝擊─全球經濟停擺,國際大企業也撐不住
    • 第三波衝擊─金融危機,償債問題與逆石油危機
    • 無法再指望中國復甦經濟
    • 不論哪一型都將長期受到損害
  • 第二章 誰有機會活下來?四項指標是關鍵
    • 世界級危機,是新時代的序幕
    • 誰的存活機率比較高?
  • 第三章 那些挺過金融危機的企業,都是這樣活下來
    • 想像力:假設最壞的狀況,做最好的準備
    • 透明性:不要怕信用毀損,把壞消息作為轉機
    • 丟掉損益表!管理每天的現金流量最重要
    • 經營斷捨離:真正應留下什麼?用急救檢傷分類來思考
    • 就是要獨裁,朝令夕改也無妨
    • 面子不重要,聲請破產也是一種手段
    • 準備兩套資金,一套續命,一套重建
    • 危機下產生的商機,你敢抓住嗎?
  • 第四章 別講團結,別提共識,更別感情用事
    • 向危機學習,磨練自己成為管理人才
    • 停止短期對策,開始規畫長期戰略
    • 誰最須守護?
    • 沒有企業大到不能倒,而要著眼其提供的功能
    • 有實務經驗的人才扛得住
  • 第五章 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整頓企業的慢性病
    • 我們正面臨十年一次百年危機時代
    • 日本式經營,阻止企業發展
    • 封建式經營,真正的人才不想來
    • 不改掉慢性病,公司必倒
  • 第六章 後疫情時代的新商機:訂閱經濟與在地數位轉型
    • 新的商業模式與結構,在危機中誕生
    • 企業改革的時機:危機最嚴重時
    • 數位轉型加速,各行業回不到舊有服務
    • 人們消費模式改變,訂閱經濟發展加速
    • 人口過度集中造成三密問題
    • 美國已開始建構永續性經濟系統
    • 日本企業的數位轉型大多只是試水溫
    • 轉型目的,是強化企業原有能力
    • 先挺過危機,再企業重建
  • 結語 從個人到社會,針對現在和未來開始改革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