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收录了《鬼谷子》原文,并依据权威注本,辅之以注解和译文,文中还收录了大量经典案例,并辅以分析。
- 前言
-
捭阖第一:掌握规律,顺势而为
-
阴阳开阖,变化之朕
-
守司门户,察其先后
-
随其嗜欲,以求其实
-
开而示之,阖而闭之
-
阖而取之,阖而去之
-
变动阴阳,四时开闭
-
关之捭阖,制以出入
-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
捭阖之道,阴阳试之
-
阴阳之道,万事之先
-
-
反应第二:知己知彼,方圆有度
-
反史知今,鉴人知我
-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
钓人合事,得人实也
-
善反听者,以得其情
-
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
量能射意,符应不失
-
知之始己,而后知人
-
圆以道之,方以事之
-
-
内揵第三:审时度势,巧言善谏
-
事有内揵,素结本始
-
善用其意,莫之能止
-
以变求内,若管取揵
-
事有不合,不与为谋
-
必得其情,乃制其术
-
合者用内,去者用外
-
良禽择木,良臣择主
-
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
-
抵巇第四: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
近不可见,不察其辞
-
巇始有眹,可抵而塞
-
通达计谋,以识细微
-
萌牙巇罅,抵之以法
-
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
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
-
飞箝第五:恩威并施,知人善任
-
度权量能,招贤纳士
-
诱其吐实,飞而箝之
-
乍同乍异,说而服之
-
不可善者,重累毁之
-
投其所好,而箝之
-
知其好恶,以箝求之
-
以箝合之,飞箝之缀
-
空往实来,缀而不失
-
-
忤合第六:进退自如,灵活应变
-
是合是反,因事为制
-
先而知之,与之转化
-
站稳立场,随势而变
-
高瞻远瞩,进退自如
-
谋虑计定,而后行之
-
看清时势,利我则合
-
度己知人,纵横天下
-
-
揣篇第七:揣情度意,权衡得失
-
量权揣情,知其强弱
-
度于大小,谋于众寡
-
甚喜之时,不能隐情
-
以其见者,知其隐者
-
若非揣情,无所索之
-
最难守司,时有谋虑
-
揣情饰言,而后论之
-
-
摩篇第八: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
摩之在此,符应在彼
-
主事日成,而人不知
-
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
圣人独用,众人皆有
-
谋难周密,说难悉听
-
摩之所欲,焉有不听
-
-
权篇第九:巧言善辩,量身而说
-
饰言利辞,假之益损
-
言或反覆,欲相却也
-
参调而应,利道而动
-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
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
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
言之多类,事之多变
-
-
谋篇第十:多谋善断,出奇制胜
-
审得其情,以生奇计
-
相益则亲,相损则疏
-
循序渐进,以制于事
-
仁人轻货,可使出费
-
因事而裁,此道术也
-
因其疑之,因其见之
-
符而应之,乱而惑之
-
正不如奇,奇流不止
-
人之不欲,勿强于人
-
不美不恶,至情托焉
-
事贵制人,勿制于人
-
顺应自然,无为贵智
-
圣人之道,在隐在匿
-
-
决篇第十一:趋利避害,决情断疑
-
决之有利,去利不受
-
欲成其事,微而施之
-
度以往事,可则决之
-
断其可否,可则决之
-
决情定疑,万事之基
-
-
符言第十二:明察秋毫,从善如流
-
安徐正静,居上之守
-
辐凑并进,垂拱而治
-
德术正静,勿坚而拒
-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
不耻下问,荧惑不存
-
因循赏罚,为上不劳
-
人主贵周,不周生乱
-
谦恭为上,洞悉天下
-
名实相生,反相为情
-
- 后记
- 附录 本经阴符七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