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美的事物,好像會撫摸你,調整你的內臟
每天在巴黎「大學城」窗內讀中國古典詩,而週末到龐比度看一整天現當代的畫,忽然每一個漢字脫離固定的解釋,跑出來。厲害的詩人,讓字交錯橫生舞動,卻還有一條極嚴密的線,有結構、有身體起伏的聲音。
原本是一隻馬,後來變貓頭鷹了,那樣的馬臉,不斷看時,確實是隻貓頭鷹。
廿一世紀台灣是個接觸無限的平台,逐漸裝滿各色人種,可讓我們在不同的詩質裡「酥」掉。
詩的「現代性」的意義,是專重每一個世間物象如何伸展,詩人極度敏銳地去貼近,不動聲色地,帶給我們天地間物象的原型。如何正視華人心中遙遠雙方同時存在的狀況?是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未來性」議題。
這本書,要在來源撞擊的「間距」調撥中,校正味覺,以至於語言。
讓我們一起進入「現在詩」──「詩」,是一個動詞。
本書各色與架構
站在「詩學」立場,本書是?詮釋學?的?斷?新。吸納法國朱?安(Fran?ois Jullien) 2011年提出的?間距?觀?,將遙遠的法國經典及當代詩,?結三千年前《詩經》內異質成分,消融在華文現代詩語言美感之旁。提出新的詩學流派?字思維?:?字與字間,有?自由的?結,擺平西方句型與中國古典的隔閡。
全書結構分三部分:一、古典中文的當代性與國際視野;二、現代詩語言創新中的古典元素追索──賦比興之轉化;三、不同語言因「間距」而生的美感效果。
每天在巴黎「大學城」窗內讀中國古典詩,而週末到龐比度看一整天現當代的畫,忽然每一個漢字脫離固定的解釋,跑出來。厲害的詩人,讓字交錯橫生舞動,卻還有一條極嚴密的線,有結構、有身體起伏的聲音。
原本是一隻馬,後來變貓頭鷹了,那樣的馬臉,不斷看時,確實是隻貓頭鷹。
廿一世紀台灣是個接觸無限的平台,逐漸裝滿各色人種,可讓我們在不同的詩質裡「酥」掉。
詩的「現代性」的意義,是專重每一個世間物象如何伸展,詩人極度敏銳地去貼近,不動聲色地,帶給我們天地間物象的原型。如何正視華人心中遙遠雙方同時存在的狀況?是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未來性」議題。
這本書,要在來源撞擊的「間距」調撥中,校正味覺,以至於語言。
讓我們一起進入「現在詩」──「詩」,是一個動詞。
本書各色與架構
站在「詩學」立場,本書是?詮釋學?的?斷?新。吸納法國朱?安(Fran?ois Jullien) 2011年提出的?間距?觀?,將遙遠的法國經典及當代詩,?結三千年前《詩經》內異質成分,消融在華文現代詩語言美感之旁。提出新的詩學流派?字思維?:?字與字間,有?自由的?結,擺平西方句型與中國古典的隔閡。
全書結構分三部分:一、古典中文的當代性與國際視野;二、現代詩語言創新中的古典元素追索──賦比興之轉化;三、不同語言因「間距」而生的美感效果。
- 序 一個詩學的追踪過程
-
甲部 古典中文的當代性與國際視野
-
唐詩如何「現在進行式」?-李白詩中「忽然」的律動
-
抒情傳統的變體及其現代性發展-牟宗三文字的詩性理解
-
期待一個批評學派之誕生-「字思維」詩學
-
-
乙部 現代詩語言創新中的古典元素追索-賦比興之轉化
-
《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
-
「興」、「後現代」、「對應」-夏宇及其後新一代的書寫
-
「比」→「變形」:「變形詩學」在漢語現代化過程中的檢証
-
「比」義在現代語言結構中的硬度-再論周夢蝶詩
-
「賦」體美學探討-古今文法異動下,于堅與車前子的思想肉身
-
「賦」體美學探討之二-顧城詩「呈現」界域的存在深度
-
-
丙部 不同詩語言因「間距」而生的美感效果
-
從詩的特性看遙遠思维「融合」之可能-波特萊爾與《詩經》的相遇
-
《閃躲-中途停靠-碎骨片》編選觀-研讀法國當代詩的敘事載體
-
「間距」觀念追探-也斯在中國詩學上打開的「間距」效果
-
《現在詩》為詩學所打開的「文化間距」現象
-
- 附錄 文章溯源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8084/6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