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從《資本論》的思想入手,研究了《資本論》中的原理,揭示了對當代中國的指導意義。本書的研究顯示,《資本論》揭示了現代社會的經濟社會運動規律,為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和研究社會主義經濟提供了科學原理;為研究和剖析當代社會發展規律提供了銳器。
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一部偉大的巨著,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在社會科學各領域的學術價值也少有其他學術著作能夠與之相比。雖然《資本論》已誕生了100 多年,當今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它的思想、基本理論仍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仍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不可替代的理論指導。
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一部偉大的巨著,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在社會科學各領域的學術價值也少有其他學術著作能夠與之相比。雖然《資本論》已誕生了100 多年,當今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它的思想、基本理論仍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仍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不可替代的理論指導。
-
1 《資本論》總論
-
1.1 《資本論》的實踐基礎、理論淵源和主要内容
-
1.1.1 《資本論》的實踐基礎
-
1.1.2 《資本論》的理論淵源
-
1.1.3 《資本論》的主要内容
-
-
1.2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
1.2.1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
-
1.2.2 《資本論》的研究方法
-
-
1.3 《資本論》的當代價值
-
1.3.1 《資本論》與認識當代資本主義
-
1.3.2 《資本論》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1.3.3 《資本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
-
2 《資本論》中經濟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2.1 《資本論》中經濟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
2.1.1 經濟倫理概述
-
2.1.2 《資本論》經濟倫理的理論淵源
-
2.1.3 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經濟倫理思想
-
-
2.2 《資本論》中經濟倫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 對資本主義經濟活動的倫理批判
-
2.2.2 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倫理批判
-
2.2.3 馬克思對未來社會的設想
-
-
2.3 《資本論》中經濟倫理思想的當代價值
-
2.3.1 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
2.3.2 建設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規範微觀主體行為
-
2.3.3 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
-
-
3 《資本論》中協調發展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3.1 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
-
3.1.1 社會資本再生產出發點
-
3.1.2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
-
3.2 協調發展思想
-
3.2.1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協調發展
-
3.2.2 協調發展思想的理論指導意義
-
3.2.3 以協調發展思想指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
-
-
4 《資本論》中轉型發展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4.1 《資本論》中轉型發展思想評價
-
4.1.1 轉型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
4.1.2 轉型發展的主要內容是生產關係轉型
-
4.1.3 資本有機構成提高體現轉型發展高度
-
-
4.2 《資本論》中經濟轉型理論與其他相關理論比較
-
4.2.1 轉型發展與"企業轉型升級"的理念
-
4.2.2 推動轉型發展得甕因評述
-
4.2.3 貿易自由主義與全球化中的轉型發展
-
4.2.4 轉型發展風險評估
-
-
4.3 《資本論》中轉型發展思想對當前的啓示
-
4.3.1 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驅動
-
4.3.2 經營主體的轉型發展
-
4.3.3 市場結構的轉型與發展
-
4.3.4 企業融資方式的轉型與發展
-
4.3.5 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與發展
-
-
-
5 《資本論》中生態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5.1 客觀認識和研究《資本論》中的生態思想
-
5.2 《資本論》中的生態思想:内在邏輯和核心内容
-
5.2.1 《資本論》中生態思想的内在邏輯
-
5.2.2 《資本論》中生態思想的核心内容
-
-
5.3 《資本論》中生態思想的當代價值
-
5.3.1 當代理論價值
-
5.3.2 當代實踐價值
-
-
-
6 《資本論》中民生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6.1 《資本論》藴含的民生思想
-
6.1.1 民生概念及馬克思"民生"表述
-
6.1.2 《資本論》對民生的研究視角
-
6.1.3 《資本論》中對民生的認識
-
6.1.4 《資本論》中民生思想的內涵和主要內容
-
-
6.2 《資本論》中民生思想的當代理論價值:回歸人的基本價值取向
-
6.2.1 《資本論》中的民生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人學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
-
6.2.2 《資本論》中的民生思想對解決我國民生問題的啟示
-
-
-
7 《資本論》中積累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
7.1 積累理論的主要内容
-
7.1.1 擴大再生產與資本積累
-
7.1.2 資本積累的本質及其影響因素
-
7.1.3 資本積累的途徑
-
7.1.4 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
7.1.5 資本積累得歷史趨勢
-
-
7.2 積累理論的當代價值
-
7.2.1 理順積累和消費等分配關係,實現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
7.2.2 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
-
7.2.3 提高勞動生產率,擴大積累源來
-
7.2.4 加強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
7.2.5 正確認識和處理技術進步和擴大就業的關係,推動就業增長
-
-
-
8 《資本論》中再生產理論的當代價值探析
-
8.1 再生產理論對社會化大生產具有普適性
-
8.2 再生產理論的基本啓示———社會產品供求平衡
-
8.2.1 供求平衡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本條件
-
8.2.2 維持社會總供求平衡需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並重
-
8.2.3 現階段宏觀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的基本思路
-
-
8.3 再生產理論的其他啓示
-
8.3.1 完善資本市場,促進資本流通
-
8.3.2 完善市場體系和市場規則,促進商品流通
-
-
-
9 《資本論》中地租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
9.1 《資本論》關於地租理論的主要内容
-
9.1.1 關於地租的生產
-
9.1.2 地租是超額利潤的轉化形式
-
9.1.3 關於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論
-
9.1.4 土地的價格是地租資本化表現形式
-
-
9.2 農地改革的發展階段
-
9.2.1 第一階段:"提產增效目的導向"的農地改革
-
9.2.2 第二階段:"明晰基本規則導向"的農地改革
-
9.2.3 第三階段:"賦權擴能價值導向"的農地改革
-
-
9.3 基於地租理論對農地改革未來發展的思考
-
-
10 《資本論》中商業資本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
10.1 商業資本理論的基本内容
-
10.1.1 商品經營資本
-
10.1.2 商業利潤
-
10.1.3 商業資本的周轉
-
10.1.4 貨幣經營資本
-
-
10.2 商業資本理論的當代價值分析
-
10.2.1 當前我國商品流通領域面臨的問題
-
10.2.2 進一步深化流通領域改革,建立現代化的商品流通體系
-
-
-
11 資本論中金融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
11.1 《資本論》中的金融理論
-
11.1.1 貨幣理論
-
11.1.2 利息理論
-
11.1.3 信用理論
-
11.1.4 虛擬資本理論
-
11.1.5 金融危機理論
-
-
11.2 《資本論》中金融理論的當代價值
-
11.2.1 完善信用制度,加快金融發展
-
11.2.2 處理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
11.2.3 創新金融監管,防範金融方顯
-
11.2.4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收入分配機制,提高勞動收入,降低金融資本收入
-
-
-
12 《資本論》中危機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
12.1 《資本論》中危機理論的研究背景
-
12.1.1 二戰結束到亞洲經濟危機前期
-
12.1.2 亞洲經濟危機後
-
-
12.2 馬克思危機理論研究綜述
-
12.2.1 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研究角度
-
12.2.2 西方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研究角度
-
-
12.3 馬克思危機理論的内容
-
12.3.1 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
12.3.2 危機發生的客觀必然性和現實性
-
12.3.3 經濟危機和比例失調的關係
-
12.3.4 危機週期性的物質基礎
-
12.3.5 導致危機的四大矛盾
-
12.3.6 作為危機深層根源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
-
12.4 馬克思危機理論的現實解釋
-
12.4.1 危機生成的可能性
-
12.4.2 危機生成的現實性
-
12.4.3 馬克思危機理論邏輯的現實檢驗
-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