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互联网的公共性

出版日期
2014/01/0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097610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作者运用公共性理论的观点,将互联网作为一个多元公共空间,对互联网的公共性做出界定,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公共广场、网络公众、表达沟通和公共利益这四个要素展开分析。书中作者分析了政治学、哲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文献,并通过对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几个互联网热点事件进行个案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网络公众互联网实践的现状与特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公共性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阿伦特和古典公共性理论
    • 第二节 哈贝马斯和资产阶级公共性理论
    • 第三节 泰勒和多元公共性理论
    • 第四节 弗雷泽和次反公共性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的媒介生态及公共性意涵
    • 第一节 互联网的媒介生态
    • 第二节 互联网的公共性意涵
  • 第四章 作为公共广场的互联网
    • 第一节 互联网公共广场的基本形态
    • 第二节 作为公共广场的空间特性
    • 第三节 互联网公共性的跨国发展
  • 第五章 互联网的公众
    • 第一节 互联网上的大众特征
    • 第二节 互联网上的公众现状
    • 第三节 互联网上的公众特征
  • 第六章 互联网的沟通协商
    • 第一节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思想简介
    • 第二节 互联网表达沟通特征和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现状———基于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分析
  • 第七章 互联网的公共利益
    • 第一节 网络公共利益的界定
    • 第二节 网络公共利益的生成: 网络公共议题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三节 互联网的民主发展
  • 第八章 互联网公共性的转型与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公共性的结构转型
    • 第二节 互联网公共性的功能转化
    • 第三节 弱者的抵制与资本的转化: 公共性的实践
  • 第九章 结论
    • 第一节 理想型互联网公共性的实现条件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