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好評推薦
  • 閱讀這本書之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 前言 重視關係、避免抓狂的教養學
  • 第一章 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 管教前,先問自己:為什麼?做什麼?怎麼做?
    • 引導孩子往更好的方向走
    • 「不願做」和「做不到」:管教法不是萬靈丹
    • 打屁股難以有效改變行為
    • 面壁思過應配合情感連結運用
    • 建立你自己的管教觀
  • 第二章 每一次管教,都是建構孩子大腦的機會
    • 大腦的第一個C:大腦正不斷在改變
    • 大腦的第二個C:大腦可以改變
    • 大腦的第三個C:大腦很複雜
    • 「大腦的三個C」應用法
    • 不抓狂教養學可以建構大腦
    • 為孩子設定界線,建構內在良知
  • 第三章 孩子情緒失控時,正是最需要你的時候
    • 主動出擊的教養法可以防患未然
    • 為什麼要先建立情感連結?
    • 孩子發脾氣時,不應該忽視他
    • 給予情感連結,並不會寵壞孩子
    • 在建立情感連結的同時必須設下限制
  • 第四章 建立情感連結的三個原則、四個策略
    • 為情感連結做好準備:回應的彈性
    • 原則一:把鯊魚音樂轉小聲
    • 原則二:打破砂鍋「追」到底
    • 原則三:想一想「怎麼做」
    • 不抓狂情感連結循環
    • 策略一:傳達安慰
    • 策略二:確認、確認、再確認
    • 策略三:少說多聽
    • 策略四:反映你聽見的話
  • 第五章 管教一二三:培養洞察力、同理心、修復力
    • 用管教一二三進行「重新引導」
    • 一個定義:管教即教導
    • 兩個原則:等孩子準備好、一致但不刻板
    • 心智省察力的三大效果
    • 管教一二三的實踐案例
  • 第六章 有效端正孩子行為的八大妙招
    • 重新引導前:保持冷靜,建立情感連結
    • 重新引導,招招見效
    • 妙招一:減少用字
    • 妙招二:接納情緒
    • 妙招三:以描述代替說教
    • 妙招四:讓孩子參與管教
    • 妙招五:把「不行」變成有條件的「可以」
    • 妙招六:強調積極面
    • 妙招七:發揮創意
    • 妙招八:教導心智省察力的工具
  • 結語 為管教帶來希望的四個訊息
  • 附錄一 將不抓狂教養的重點貼在你家冰箱上
  • 附錄二 教養專家也會失手,你並不孤單
  • 附錄三 給兒童照護者的八大不抓狂教養原則
  • 附錄四 再棒的父母都會犯的二十個教養錯誤
  • 附錄五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節錄
  • 致謝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