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前言
- 关于“创新”观念的创新——《一带一路:陶瓷法律保护初探》序/刘春田
-
第1章 概 述
-
1.1 以史为鉴
-
1.2 陶瓷技艺的互鉴
-
1.2.1 陶瓷的交流历史
-
1.2.2 陶瓷技艺的交流
-
-
1.3 概念界定及相关内容
-
1.3.1 一带一路的由来
-
1.3.2 陶瓷的概念及认知误区
-
1.3.3 技艺的概念界定
-
1.3.4 保护的概念界定
-
1.3.5 生活方式与文化
-
-
1.4 问题提出
-
1.4.1 陶瓷技艺与地理标志相关的实践问题
-
1.4.2 对陶瓷技艺的保护引发的实践问题
-
1.4.3 有关陶瓷技艺的法律保护其他方面的问题
-
1.4.4 陶瓷技艺基础资源的保护问题
-
-
-
第2章 工业品中陶瓷技艺保护——工业产权篇
-
2.1 陶瓷选材中商标与地理标志的保护
-
2.1.1 陶瓷原材料的替代性对地理标志稳定性的影响
-
2.1.2 当前相关法规存在的问题
-
2.1.3 陶瓷产地证明商标带来的现实问题
-
2.1.4 其他国家的经验
-
2.1.5 陶瓷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
-
2.2 专利法对陶瓷技艺的保护
-
2.2.1 当前专利法凸显的问题
-
2.2.2 专利制度对陶瓷技艺的非亲和性分析
-
2.2.3 陶瓷业专利数据分析
-
-
2.3 使用商业秘密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陶瓷技艺
-
2.3.1 商业秘密的概念及特点
-
2.3.2 商业秘密保护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
-
2.3.3 商业秘密保护缺失给陶瓷业的教训
-
2.3.4 商业秘密保护发展趋势
-
-
-
第3章 艺术品上陶瓷技艺保护——著作权篇
-
3.1 著作权法对陶瓷技艺的保护
-
3.1.1 著作权的产生与目的
-
3.1.2 陶瓷制品获得著作权保护的要素
-
3.1.3 著作权保护期限
-
3.1.4 著作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
3.1.5 著作权其他途径探讨——知识共享
-
-
3.2 实证调查与德化经验
-
3.2.1 实证调查:著名高校法学院研究生对著作权的认识与行为
-
3.2.2 德化经验:福建省德化陶瓷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
-
-
-
第4章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陶瓷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
4.1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
-
4.1.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介
-
4.1.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
4.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的问题
-
4.1.4 陶瓷技艺中传统技艺的法律保护
-
4.1.5 陶瓷技艺中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
-
-
4.2 陶瓷技艺中非传统知识及准知识的重要性
-
4.2.1 非传统知识
-
4.2.2 准知识
-
-
4.3 陶瓷技艺与公有领域
-
4.3.1 共有、公有、共用的概念界定
-
4.3.2 陶瓷技艺中传统内容与公有领域的关系
-
-
4.4 国际上可借鉴的保护模式比较
-
4.4.1 联合国采取的模式
-
4.4.2 WIPO 采取的模式
-
4.4.3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模式比较
-
-
-
第5章 陶瓷法律保护机制的构建
-
5.1 构建新机制的合理性
-
5.2 陶瓷文化域的提出
-
5.2.1 陶瓷文化域提出的背景
-
5.2.2 陶瓷文化域的概念
-
-
5.3 陶瓷文化域的特色
-
5.3.1 法律性质
-
5.3.2 获得保护的条件
-
5.3.3 保护的期限
-
5.3.4 管理方式
-
5.3.5 登记制度
-
-
5.4 陶瓷文化域的建立
-
5.4.1 概述
-
5.4.2 建立陶瓷文化域的法治基础
-
5.4.3 参考国际经验
-
-
5.5 对现行体制的超越
-
5.5.1 权利的主体
-
5.5.2 权利的内容
-
5.5.3 行使方式
-
5.5.4 救济机制
-
-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跋/马一德
- 后记
- 出版地 : 新加坡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