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花開有時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2964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部小說原名《焰》,描寫三位臺大女學生的青春歲月,時空背景涵蓋了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因此,女大生學業與生活之間,穿插著威權時代下民主意識的崛起,學生運動、民代、訓導處、議會也都是書中關鍵角色。中山北路、西門町、圓環、日月潭、碧潭、圓通寺、圓山飯店……同樣熟悉的地標,在書中年代同樣美麗而熱鬧,卻散發不一樣的風華,那個年代特殊的味道。那個世代,出國是一件最時髦的事情,看洋片、聽西洋歌曲、開舞會、泡咖啡廳、講話夾雜英語也是。那個世代,想從臺灣到美國,得先搭飛機到香港,轉搭十八天的船程。那個世代,大學畢業也唯恐失業,出國有時為了深造,或者抬高身價,有時則是逃避,或者繼續後戰爭時期的逃難。青春如焰火,火一發難以掌控,它的炙熱、方向,都必須由它自己發展、自己結束。雖然講述的是關於青春、炙熱、難以控制,然而故事卻散發淡淡憂傷與壓抑,使得這把青春烈火更像爆發前的蓓蕾,脆弱,微微顫顫,因此在重新修訂之前,更名為《花開有時》。花開有時,有著浪漫主義情懷,自由、純真、順應自然律。花開有時,也意味著那個年代等待勃發的臺灣,戰後秩序的重新整理,族群、社經階層的磨合與融合。編輯這部作品時,與《於梨華精選集》其他作品不同的是,我們特地保留了大量的英文,以維持那個世代慷慨接納美國文化的時尚。另外,基於表達準確的原則更改少部分用字,文字儘可能維持原版。編輯這部作品時,與《於梨華精選集》其他作品不同的是,我們特地保留了大量的英文,以維持那個世代慷慨接納美國文化的時尚。另外,基於表達準確的原則更改少部分用字,文字儘可能維持原版。二〇一六年二月底,於梨華為《於梨華精選集》新書發表會專程返台期間接受《天下雜誌》專訪稱於梨華的文字是你我錯過的年代,「對於不識於梨華的新世代,讀她的小說,能讓年輕人得已填補歷史的斷層」。我們取得授權將此文收錄書中,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都能認識於梨華和她的作品,也透過於梨華認錯過的臺灣風華。
聯合推薦:廖玉蕙(散文家,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章、吳魯芹散文獎)隱地(爾雅出版社發行人、作家、評論家)
  • 自 序‧再相逢/於梨華
  • 推薦序/廖玉蕙
  • 編輯室的話
  • 花開有時
  • 附錄一‧於梨華,她的文字,是你我錯過的時代/趙曼汝
  • 附錄二‧轉眼廿五年/於梨華
  • 附錄三‧於梨華作品年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