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古今興亡多少事,香港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由寧靜鄉村蛻變為煩囂都會,就讓本書的文字圖片,印證我們的成長。
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填海工程,真的要把香港的滄海都變成桑田了,城市爭取發展空間時,卻不自覺地忘了自己的記憶。
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填海工程,真的要把香港的滄海都變成桑田了,城市爭取發展空間時,卻不自覺地忘了自己的記憶。
- 增訂版前言
- 序言 丁新豹
-
黎明時期
-
01 史前先民生活與遺址
-
02 早期文明與遺跡
-
03 行政屬區的沿革
-
04 早年海上交通
-
05 四大民系的入遷
-
06 大族的入遷(一)
-
07 大族的入遷(二)
-
08 村族之間的相處
-
09 科舉與大家族
-
10 宋帝南遷與海上行朝
-
11 清初遷界
-
12 遷界的影響
-
13 海寇與盜賊之患
-
14 大量圍村的出現
-
15 海防的發展
-
16 土地擁有制
-
17 鄉治的特色
-
18 主要生計
-
19 其他生產活動
-
20 復界後的經濟發展
-
21 墟市與市集的出現
-
22 民間宗教活動
-
23 香港與英人接觸的歷史
-
24 鴉片戰爭的背景
-
25 中英在港的武裝衝突
-
26 英國侵佔香港島的經過
-
-
開埠時期
-
27 早期港府的運作
-
28 港督的角色與地位
-
29 政府與軍方的矛盾
-
30 自由貿易政策
-
31 商人的政治影響
-
32 早年商行與轉口貿易
-
33 經濟發展的頓挫
-
34 香港早年的工業
-
35 居港歐人與香港社會
-
36 等級觀念
-
37 早期的外籍居民
-
38 華洋共處與衝突
-
39 法律與社會
-
40 早期華人的主要職業
-
41 華人社團的興起
-
42 華人進入立法局
-
43 愛國情緒
-
44 華人地位
-
45 人口持續增長
-
46 居住問題與疫症
-
47 社會問題(一)
-
48 社會問題(二)
-
49 治安問題
-
50 城市發展對村落的影響
-
51 十九世紀的主要工務
-
52 二次大戰前的主要工務
-
53 中西文化交流
-
54 香港對內地的貢獻
-
55 香港在清末革命中的貢獻
-
56 海員及省港大罷工
-
57 教育的發展
-
58 教會的貢獻
-
59 九龍被佔與強租新界
-
60 接管新界
-
61 進佔新界後的改變
-
62 城寨問題
-
63 日本侵華對香港的影響
-
64 香港淪陷
-
65 日佔時期的政府措施
-
66 日佔時期的民生
-
67 香港地區的抗日活動
-
-
發展時期
-
68 戰後的歸屬問題
-
69 戰後初期的措施
-
70 重建殖民政府
-
71 政制問題
-
72 社會政策(一)
-
73 社會政策(二)
-
74 從轉口港到工業城市
-
75 製造業的發展
-
76 經濟高速增長
-
77 地區金融中心的形成
-
78 香港與內地的發展
-
79 人口膨脹與社會
-
80 居住問題
-
81 戰後新界的改變
-
82 社會穩定與動盪
-
83 香港新一代的成長
-
84 貪污問題
-
85 新市鎮的發展
-
86 二次大戰後的主要工務
-
87 高等教育的發展
-
88 香港前途談判
-
89 基本法的制定與香港回歸
-
90 特區政治發展
-
91 回歸後的經濟起落
-
92 環境與社會
-
-
附錄
-
一八一九年可考的村落分佈圖
-
二十世紀中本地、客籍農民及水上居民分佈圖
-
日軍攻佔香港路線圖(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
十九、二十世紀香港填海工程圖
-
- 參考書目
- 鳴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