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的世界,自己定義!75位千禧世代的追夢行動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6768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44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千禧世代只會享樂?千禧世代沒有遠見?
讓75位歷經挫敗,以行動實踐熱情與野心的千禧世代訴說他們的”打拚”故事,
讀完後,將會大大改變您對新世代年輕人的看法!
什麼是”打斷手骨顛倒勇”,他們的故事就是!

「本書呈現了那些充滿野心的年輕人能夠達到的成就,我們唯一該做的,就是相信他們。事實上:他們根本不需要我們的信任。或許,只要我們別擋路就行了。」
--《從0到1》(Zero to One)共同作者 布雷克·馬斯特(Blake Masters)

「這75個年輕人,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行各業,透過企圖心及行動力,將自己想做的事擴大規模,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林以涵(社企流創辦人)

推薦人:劉安婷(為台灣而教協會理事長)、許毓仁(TEDxTaipei共同創辦人、立法委員)

在全世界將近七十億人口當中,有大約20億人不到20歲,而《我的世界,自己定義!75位千禧世代的追夢行動》( 2 Billion Under 20)這本書就是要來訴說屬於這個千禧世代的年輕人,如何以自學方式,運用自身的資源和經歷,用無畏失敗的精神,從事創新事業和社會改造的故事。〉

〈2 Billion Under 20〉不僅是一本書,也是個網路社群,是場由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世代們所發起的一場致力創新事業和推動改變的社會運動。這群出生在公元2000年(也是世人所謂千禧年)前後,被稱為千禧世代、Z世代的年輕人,他們想要這個世界瞭解他們和知道他們的潛力可觀、行動力十足。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讀到75位二十歲上下,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如何起而行,藉由他們的行動和思考來改變這個紛擾不安的世界。
十七歲的康拉德(Conrad)在懷俄明州自己的家裡,成功打造核融合反應爐;丹尼爾.布魯斯洛夫斯基(Daniel Brusilovsky)創辦「青少年科技實驗室」,讓對科技有興趣的青年來到矽谷,感受創業氛圍;維傑(Vijay)創辦非營利組織PCs2Prosper, 讓企業報廢的舊電腦提供給學齡孩童使用;柔伊(Zoe)創辦StartMark,運用有機原料製作護唇膏,其收入全數支持兒童唇顎裂手術;布列塔妮(Brittany)創辦了「精神日」(Sprit Day),呼籲大家在這天穿上紫色衣服,捍衛LGBT族群,聲援婚姻平權運動……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出身背景和成長過程迥異的新人類所從事的工作形形色色,,令人嘆為英雄/雌出少年,但不管每個人的成就如何,他們都從自己所在的位置出發,應用自己的能力、經驗和資源,打破年齡的藩籬,為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經由這些非凡經歷,不僅他們自己體認到,大膽出擊永遠不嫌早,更鼓舞了同世代的年輕人,也啟發世人對這個新世代的想像。

每篇文章,均由一位千禧世代執筆,精要地述說自身的故事,輕鬆且可讀性高,只需花個簡短幾分鐘閱讀,就可以認識75位青年的故事。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啟程、冒險、旅程、學習、成功,每一部分各有15個故事,從熱情的尋找,踏出冒險的第一步,面對困境,增進經驗,最後走向成功。
  • 推薦序 微小力量也能開創大格局/林以涵(社企流創辦人)
  • 序/布雷克•馬斯特(《從0到1》共同作者)
  • 前言
  • 起程 start
    • 柯蕾特.戴維斯 馳騁賽道的人生
    • 巴馬戴拉.奧尼拔盧西 網路致富
    • 丹尼爾.布魯斯洛夫斯基 十五歲創立「青少年科技實驗室」如何永遠改變了我的一生
    • 安德魯.奧德 蘋果公司、喬遷派對與離開威斯康辛
    • 泰勒.亞諾德 創業家的字典裡最罕見的字
    • 伊曼紐爾.納亞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以及你如何也能跨出第一步
    • 愛德華.蘭多 五百小時的夏天
    • 基里爾.查肯納夫 找到你的熱情、你的生活態度
    • 阿迪布.俄葉 遏止貧窮
    • 柔伊.沃爾佐 找尋你的混血營
    • 夏綠蒂.布萊汶.李 讓青少年發聲的重要性
    • 傑克斯森.康 讓學生們成為教育的夥伴
    • 薩菲爾.莫西汀 價值十萬美元的iPhones 買賣
    • 喬.普雷維特 從一封冷郵件到舊金山實習
    • 亞歷珊卓.A..薩巴 關於脆弱與找尋出路,獻給夢想家、藝術家們
  • 冒險 Risk
    • 道.喬克 力求茁壯
    • 邦圖.雷丹普特 種族滅絕的蒲隆地如何孕育具全球視野的創新者
    • 達比.舒馬赫 我是大都會小姐,我已經夠好了
    • 潔絲米.高 關於失去與放棄
    • 麥蒂森.馬克西 加州綿延丘陵上的滑板挑戰,避險心態的反思
    • 諾亞.桑特奈爾 關於冒險:好萊塢、IN-N-OUT 漢堡與跑酷
    • 安維特.阿迪卡里 永續能源
    • 蜜雪兒.琳恩 揚名好萊塢的代價
    • 維傑.馬諾哈爾 縮小數位落差
    • 柔伊.梅斯尼克─格林 對你而言,一個微笑有多少價值?
    • 艾爾法.巴利 街頭混混變為反毒鬥士
    • 布蘭登.王 飛行
    • 丹尼爾.阿麥迪薩迪 班機、故事、經驗的連結……這就是我們
    • 凱文.布里爾 你是做什麼的?
  • 旅程Journey
    • 山謬.米庫拉克 我的二○一二倫敦奧運之路
    • 克莉絲汀.鮑爾斯 我失去母親,但獲得了人生目標
    • 艾力克斯.傑佛瑞 尋找你的天賦,奉獻你的天賦!
    • 萊恩.歐布奇 那天,我們在蘋果應用程式商店中擊敗了「憤怒鳥」
    • 肯恩.蒙羅伊 我的遊樂園
    • 帕雅.拉爾 這就對了!
    • 派翠克.隆 在一起,我們都會變得更好
    • 班.朗 糟糕的分手
    • 布列塔妮.麥克米蘭 精神日,拯救數千條生命,鼓舞了上百萬人
    • 艾瑞克.N.馬汀 神經性厭食症與亞伯拉罕.林肯
    • 阿什.哈特 當你眼看著就要失敗,為什麼還繼續嘗試?
    • 艾莉兒.辛 前進奧林匹克的逆轉之路
    • 史蒂芬.歐 設計程式之前的旅程
    • 柯芮.費里曼 我是一位黑人女性、女同性戀、大學中輟生、強迫症患者、網路創業家
  • 學習Learn
    • 康拉德•法恩斯沃斯 法恩斯沃斯面對他的宿命:核融合
    • 莫尼什•桑德拉揚 卡其褲和餅乾口味帶給我的人生啟示
    • 哈維爾‧桑多瓦爾 我從七十多歲的學者身上學到……
    • 麥可‧寇提根 我如何將觀眾變為平台
    • 彼得‧索爾威 爭取網球大滿貫如何塑造我的品格
    • 弗萊契‧里奇曼 作為一名學生「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 布列特‧尼斯 我大可以轉身逃開……但我沒有這麼做
    • 尼克‧里奧 「不擅社交的程式設計師」刻板印象
    • 維多莉亞‧卓 選擇
    • 泰莎‧齊默曼 成功的三種啟示
    • 羅曼‧瓦基利塔巴爾 撒哈拉沙漠求生記
    • 札克‧庫考夫 五分鐘
    • 艾緒迪‧席杜 為機會起跑
    • 艾倫‧克萊納 身為學生運動員─找尋自身的平衡點
    • 克里斯多夫‧普魯伊森 如火人般的重生……需要點時間找到歸屬
    • 艾瑞克‧阿雷拉諾 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
  • 成功Success
    • 傑克‧安卓卡 試想一下,你能做些什麼
    • 賽蒙‧伯恩斯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 康姆‧佩倫 一腳踏進大聯盟
    • 塔莉亞‧斯多姆 #掀起你的風暴
    • 泰勒‧阿馬羅 自豪與謙卑
    • 米卡艾拉‧查帕 我如何減重一百六十五磅,贏回我的人生
    • 普齊‧傑斯沃 被自己的公司開除
    • 佩姬‧麥肯錫 傻裡傻氣
    • 瑪麗亞‧史皮爾斯 一旦停滯不前,即是走向死亡
    • 泰恩‧安琪拉‧費里曼 音樂與人生的成功關鍵
    • 羅‧韋格納 孩子們如何拯救動物
    • 奧莉薇亞‧鮑勒 以畫作拯救海灣
    • 凡妮莎‧瑞斯崔普‧許爾德 十七歲的科學家
    • 黎歐娜‧傅利曼 為小女孩的夢想寫歌
    • 卡蘭‧嘉許雅 米奇路跑,援助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被截肢者
    • 蘇克西‧唐斯 給未來的實踐者,發自內心的最後忠告
  • 鳴謝
  • 編者簡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