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花蓮365:秋冬
全臺灣第1本人文新型態的旅遊指南
一天一篇,從時序切入,感受季節與節氣的變化 一市兩鎮十鄉,上山下海,踏遍每個花蓮角落 閩客外省原住民新移民,介紹繽紛多元文化 既有散文閱讀樂趣,又可隨身攜帶漫遊的雙重享受 時間X空間/歷史X地理/文字X攝影, 迷人地編織出花蓮的炫目模樣與紋理
《O'rip》雜誌、璞石咖啡館創辦人-王玉萍, 深耕花蓮的在地觀點,慧眼獨具的私房導覽- 除了太魯閣、清水斷崖、金針花,花蓮還有…… 每一篇文章、每一張照片,都是編輯捨不得刪去的精采!
王小棣|王浩一|洪震宇|徐璐 陳文玲|須文蔚|孫大川|黃聲遠 萬芳|廖鴻基|賴青松|劉志雄 ~美好推薦~
跟著時序與節氣,走入小村深處 隨著細膩在地觀點,遊走花蓮之美
最豐盛的族群文化在此盛開,熨貼人心, 啟程吧,花蓮一直在這裡等你拜訪! 花蓮的種種美好,透過在地人的眼告訴你, 花蓮的點滴精采,讓這些文字與照片細膩訴說。
以月分區分,結合花蓮季節、慶典、風土、美食、自然景觀、藝術景點的人文旅遊指南。 並非單純收集資料型式的旅遊書,而是放進作者個人角度、觀察,甚至情感的旅遊書寫。 作者以在地人的敏銳,告訴讀者一個「為什麼要在這一天到這個地方」的好理由,翻開本書,就像翻開花蓮的秘密日記一般有趣。
從暮夏到迎春,蟄伏的秋冬兩季, 萬物休養,卻也生機無限。
秋季。 這時的花蓮,氣候最是宜人, 有各種適合旅人的體驗行程,親子的、部落的……
冬季。 豐收而後謝天,各族群相繼舉行相關祭儀, 以各式好食溫暖自己,也準備迎接來年。
本書特色
搭配節慶與季節,日日到花蓮,都能找到好玩之處。 節氣專頁,針對二十四節氣介紹花蓮當地農作物,多了一個造訪花蓮的好理由。 在地觀點+私房景點,有的景點是社區性的幽微妙境。 人文觀察+實地操作,除了有細膩的描述,也加上詳細地址可實地前往。 附錄地圖索引,除了地址,也附上鄰近相關景點,讓讀者一網打盡!
一天一篇,從時序切入,感受季節與節氣的變化 一市兩鎮十鄉,上山下海,踏遍每個花蓮角落 閩客外省原住民新移民,介紹繽紛多元文化 既有散文閱讀樂趣,又可隨身攜帶漫遊的雙重享受 時間X空間/歷史X地理/文字X攝影, 迷人地編織出花蓮的炫目模樣與紋理
《O'rip》雜誌、璞石咖啡館創辦人-王玉萍, 深耕花蓮的在地觀點,慧眼獨具的私房導覽- 除了太魯閣、清水斷崖、金針花,花蓮還有…… 每一篇文章、每一張照片,都是編輯捨不得刪去的精采!
王小棣|王浩一|洪震宇|徐璐 陳文玲|須文蔚|孫大川|黃聲遠 萬芳|廖鴻基|賴青松|劉志雄 ~美好推薦~
跟著時序與節氣,走入小村深處 隨著細膩在地觀點,遊走花蓮之美
最豐盛的族群文化在此盛開,熨貼人心, 啟程吧,花蓮一直在這裡等你拜訪! 花蓮的種種美好,透過在地人的眼告訴你, 花蓮的點滴精采,讓這些文字與照片細膩訴說。
以月分區分,結合花蓮季節、慶典、風土、美食、自然景觀、藝術景點的人文旅遊指南。 並非單純收集資料型式的旅遊書,而是放進作者個人角度、觀察,甚至情感的旅遊書寫。 作者以在地人的敏銳,告訴讀者一個「為什麼要在這一天到這個地方」的好理由,翻開本書,就像翻開花蓮的秘密日記一般有趣。
從暮夏到迎春,蟄伏的秋冬兩季, 萬物休養,卻也生機無限。
秋季。 這時的花蓮,氣候最是宜人, 有各種適合旅人的體驗行程,親子的、部落的……
冬季。 豐收而後謝天,各族群相繼舉行相關祭儀, 以各式好食溫暖自己,也準備迎接來年。
本書特色
搭配節慶與季節,日日到花蓮,都能找到好玩之處。 節氣專頁,針對二十四節氣介紹花蓮當地農作物,多了一個造訪花蓮的好理由。 在地觀點+私房景點,有的景點是社區性的幽微妙境。 人文觀察+實地操作,除了有細膩的描述,也加上詳細地址可實地前往。 附錄地圖索引,除了地址,也附上鄰近相關景點,讓讀者一網打盡!
-
秋。九月 可以走很遠的慢遊
-
夜觀神秘鳥—壽豐鄉 豐田社區
-
武轎的虔誠信仰—富裡鄉 竹田義民廟
-
早晨的讀報亭—花蓮市 更生日報社
-
自由鐘聲與野球隊—花蓮市 北濱公園曙光橋段
-
棒球到藝文的推手—花蓮市 朝日組舊社址
-
日式屋舍巡禮—花蓮市 美侖溪畔
-
洄瀾將軍府浴衣祭—花蓮市 將軍府
-
國曆九月八日|白露|日仍熱,清晨寒氣留下露珠印記|杏仁|
-
五星級戶外運動空間—花蓮市 美侖田徑場
-
生活圈裡的旅行—花蓮市 美侖區
-
河上秋天的白雪—鳳林鎮 箭瑛大橋
-
孝親月祈福—花蓮市 慈濟文化園區
-
探訪古鹽路—壽豐鄉 米棧古道
-
柚子採收—瑞穗鄉一九三縣道鶴岡段
-
仰望赤腹鷹—壽豐鄉 鯉魚山
-
冬候鳥覓食天堂—花蓮溪 出海口
-
秋的日出—吉安鄉 佐倉( 撒固兒)步道
-
秋的午後—吉安鄉 白雲與楓林步道
-
天天國際淨灘日—花蓮市 北濱公園沿岸
-
巧遇狐蝠—花蓮市 美侖溪沿岸
-
單車溫泉之旅—玉裡鎮 安通
-
國曆九月二十三日|秋分|晝夜相等,夏熱漸褪去|木瓜|
-
看海的水牛—豐濱鄉 磯崎浴場附近
-
田野裡的車站—富裡鄉 東裡站與東竹站
-
海上明月—新城鄉 七星潭沿岸
-
花蓮音樂之父—花蓮市 郭子究音樂文化館
-
欣賞鯉魚潭的三種方法—壽豐鄉 鯉魚潭環潭步道
-
真的私房好菜—壽豐鄉 鯉魚潭畔豫園
-
-
秋。十月 看似蟄伏的厚底蘊
-
工作者的便當阿裡蓬蓬—豐濱鄉 噶瑪蘭餐廳風味餐
-
最善用香蕉的噶瑪蘭族—豐濱鄉 香蕉絲工坊
-
在部落學生活工藝—豐濱鄉新社 巴特虹岸光織屋
-
體驗獵人生活—壽豐鄉 水璉部落
-
銀髮族的無煙部落—豐濱鄉 復興部落
-
國曆十月八日|寒露|轉涼的多變之秋|芋頭|
-
海岸公路最高的眺望—豐濱鄉 芭崎眺望台
-
阿美族巫師祭(Mirecuk)—吉安鄉 東昌村
-
永遠準備出航中的海龜—豐濱鄉 大石鼻山(龜庵山)步道
-
美麗的海灘與廢棄小學—豐濱鄉 磯崎小學
-
對著海洋創作—東海岸音樂創作營
-
太魯閣族感恩祭(Mgay Bari)—秀林鄉 富世村
-
太魯閣天險—秀林鄉 錐麓古道
-
持續山居的記憶—秀林鄉 大同大禮部落
-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秀林鄉 太魯閣遊客中心草坪
-
吹奏靈魂的指引獵首笛—秀林鄉 葛都桑音樂工作室
-
山林裡寂靜了的村落—萬榮鄉 林田山
-
松園國際詩歌節—花蓮市 松園別館
-
國曆十月二十四日|霜降|在臺灣是深秋的延續|柿子|
-
天然苦茶油採收—卓溪鄉 侖山部落
-
山水環繞的部落—卓溪鄉 立山村山裡部落
-
找回平埔族根源的夜祭—富裡鄉 大莊部落
-
客家咸鴨蛋DIY—富裡鄉 豐南部落
-
洛神花採收—壽豐鄉 五味屋+雜草蟲聲農莊
-
臺灣自行車登山王賽事(KOM)—秀林鄉 太魯閣國家公園
-
海岸山脈最高山—富裡鄉 新港山
-
-
秋。十一月 入冬前,珍惜溫暖
-
融合的教堂—新城鄉 新城天主堂
-
小錐麓步道開放—秀林鄉 太魯閣國家公園
-
山鳥之歌—秀林鄉 太魯閣布洛灣
-
野溪溫泉旅行—秀林鄉 太魯閣天祥文山溫泉
-
山中無車日—秀林鄉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
-
國曆十一月八日|立冬|準備入冬|薑|
-
近百年的日本廟宇—吉安鄉 慶修院
-
撒奇萊雅族火神祭—花蓮市 國福裡
-
採茶唱山歌—玉裡鎮 赤柯山吟軒茶坊
-
阿嬤的零食葛郁金—玉裡鎮 春日社區
-
布農族嬰兒祭—卓溪鄉 古風村白端部落
-
感謝野地裡的豐盛—瑞穗鄉 馬卡多野菜火鍋
-
溫泉鄉賞雲海—萬榮鄉 紅葉溫泉、瑞穗鄉 虎頭山
-
人與自然共生的實踐—富裡鄉 六和緣生態生活化農場
-
客家文化節—鳳林鎮 鳳林鎮公所
-
國曆十一月二十二日|小雪|明顯有了寒意|洛神|
-
冬茶採收—瑞穗鄉舞鶴臺地
-
阮弼真君誕辰—花蓮市 大陳新村
-
二期稻作採收—玉裡鎮、富裡鄉 縱穀農田
-
下元節謝平安—鳳林鎮北林村土地公廟
-
花蓮城隍爺誕辰—花蓮市 花蓮城隍廟
-
魚鷹生態—壽豐鄉 共和村養殖魚塭區
-
傳統鏢旗魚—豐濱鄉 石梯漁港
-
海岸阿美族風味餐—豐濱鄉 陶甕百合春天
-
-
冬。十二月 冷日子裡,回饋是一種滋養
-
舞蹈傳承的力量—新城鄉 北埔小學舞蹈團
-
回家種樹,自然共存—新城鄉 果實森林
-
用二手料的孩子玩具—花蓮市 諾石阿寶工作室
-
二手物逛大街—花蓮市 中山路底
-
東海岸邊的假日學校—壽豐鄉 海厝假日學校
-
日先照,夜光明—壽豐鄉 和南寺
-
國曆十二月七日|大雪|收耕休養生息|當歸|
-
為自己的未來學做工—玉裡鎮 玉東國中木工班
-
客家傳統戲曲收冬戲—花蓮縣 各鄉鎮客家村
-
捐書換書站—花蓮市 璞石咖啡館
-
服務換來更好的社區—壽豐鄉 豐衣足食館
-
阿美族捕鳥祭—吉安鄉 南勢阿美族部落
-
來盤炒螺肉—花蓮市 美侖區
-
魚蝦公寓,阿美族巴拉告捕魚法—光復鄉 拉藍的家
-
布農族的祖居地,黑熊的秘密花園—卓溪鄉 大分
-
每月懷舊一首輪—富裡鄉 瑞舞丹大戲院
-
剝花生一條街—鳳林鎮 美好花生
-
餛飩餛飩一家親—花蓮市
-
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最長的一夜,寒冷明顯|甘蔗|
-
道地江浙小食的溫暖—花蓮市 三九食堂
-
古公三王誕辰過火儀式—光復鄉 大富村富安宮
-
不喝酒蓋教堂—萬榮鄉 馬遠教會
-
帶一本書來交換—花蓮市 市立圖書館兒童分館
-
糖炒栗子烤地瓜—花蓮市 中正路
-
連結老戲院的味道—花蓮市 美琪烤玉米
-
下雪囉!—秀林鄉 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山
-
-
冬。一月 冷到底的生機
-
日出囉!—新城鄉 七星潭風景區
-
背向海—新城鄉 七星潭生態觀察
-
戲曲之神庇護的小漁村—新城鄉 七星潭小漁村走訪
-
山海最美的眺望—清水斷崖
-
火力十足的一餐—秀林鄉 達基力風味餐廳
-
國曆一月六日|小寒|進入越來越寒冷的季節|紅豆|
-
寧靜公路梅園秘境—富裡鄉 台二十三線東富公路
-
溫泉梅之旅—瑞穗鄉 虎頭山區梅園與溫泉
-
休耕養地的野美—台九線 縱穀花海
-
山林間的新生—鳳林鎮 月廬食堂與贊炭工坊
-
旅人愛的媽媽味—瑞穗鄉 塗媽媽肉粽
-
臘八粥祈福養身—花蓮市 民國路
-
縱穀最美的眺望—奇萊山
-
甘蔗入菜客家味—光復鄉 蔗工的厝
-
野菜與石頭魚—光復鄉 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
-
國曆一月二十日|大寒|出現一年最低溫|柑橘|
-
濕地複育工作假期—光復鄉 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
-
櫻花盛開的日子—鳳林鎮 水源地櫻花林道
-
商人做尾牙,家人吃潤餅—吉安鄉 北港春捲
-
養地安居—鳳林鎮 吉拉卡樣有機農場
-
聽唱歌的野菜—鳳林鎮 吉拉卡樣 O’ol 假日廚房
-
活力長壽村—鳳林鎮 國際慢城
-
想像望見了白燈塔—花蓮市 花蓮港東堤
-
-
冬。二月 老式新意
-
傳統早餐有新味—鳳林鎮 傳統早市
-
不預設的美景—鳳林鎮 生態景觀
-
採收儲食的日常風景—鳳林鎮 農村街景
-
國曆二月四日|立春|亞熱帶的臺灣仍是冷|青蔥|
-
隱藏版人氣烤蔥餅—花蓮市 德安一街
-
不油的蔥油餅與紅豆餅—花蓮市 一元飯店
-
蘿蔔採收—吉安鄉 健草農園
-
煙葉採收—玉裡鎮 大禹段
-
鮮采海菜—豐濱鄉 石梯坪與港口部落
-
夜捕鰻苗—豐濱鄉 秀姑巒溪出海口
-
南北雜貨好人情—玉裡鎮 傳統早市
-
邊洗邊聊好時光—玉裡鎮 洗衣亭
-
寧當一日尋臭觀光客—玉裡鎮 橋頭臭豆腐
-
簷廊下的「天使之鑰」—玉裡鎮 教堂二手書店
-
殘存的歷史痕跡—玉裡鎮 日本神社
-
祈福廟宇落地生根—吉安鄉 慶修院
-
心靈安居的源頭—吉安鄉 七腳川溪
-
暖補脾胃蔬菜粥—花蓮市 陳記粥鋪
-
國曆二月十九日|雨水|稍回暖,也多點雨水|草莓|
-
伊娜(阿姨)的野菜與醃漬品—吉安鄉 黃昏市場
-
傳承古早味的名產—花蓮市惠比須花蓮薯、豐興餅鋪小月餅
-
日式老房子新生氣—花蓮市 秋朝咖啡館、羊藏小徑、 Alice Cafe Books
-
客家媽媽手藝體驗—鳳林鎮 花手巾植物染工坊
-
客家生活飲食體驗—鳳林鎮 芳草古樹
-
張七郎故居—鳳林鎮 校長夢工廠
-
國曆二月二十九日(閏)四年一次的機緣邂逅—還會見到溪流嗎?—花蓮市 溝仔尾
-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