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藝術史101︰從印象派到超現實主義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5/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1580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44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莫内以繪於1872年的《印象:日出》參加1874年的獨立展覽時,藝評家路易‧勒華以其有如速寫印象般的粗率畫法,不認同這是一幅完整的畫作,因此謔稱這種畫風為「印象派」。百年後,印象派卻廣受民眾與美術館青睞,光影模糊的印象派,為何如此迷人?

  •高更曾如此說道:「他跟我,一個是完美的火山,一個則是在內心悶燒。」梵谷與高更相聚在阿爾,在短暫的交會中各放異彩,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不朽畫作。點描法的強大魅力,梵谷與高更傳奇般的生平交錯,互相激盪出藝術史上的印象派高峰。

  •莫迪里亞尼所描繪的肖像畫超越了人物表象的再現,反映內省的精神層次,扣人心弦,耐人尋味。法國詩人姜‧辜陀 (Jean Cocteau) 在1959年稱讚莫迪里亞尼是「那個英雄時代中最單純和最高尚的天才」。

  •畢卡索曾經如此形容夏嘎爾:「在馬褅斯過世之後,夏嘎爾是唯一一位瞭解色彩的畫家。」又說:「自從雷諾瓦以後,就沒有一個人能像夏嘎爾一樣對光感有這麼好的感覺。」二戰時的夏嘎爾,飽經戰火,卻一生不改浪漫的夢想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許多反戰的年輕藝術家從歐洲各地匯集到中立國瑞士的首都蘇黎世,他們在1916年發動達達運動,以驚世駭俗的視覺形象、聳動震撼的言語、喧嘩吵嚷的聲音引人側目。「達達」是一種藝術運動,其核心精神是探討嚴肅的政治、社會以及倫理文化價值,「達達」延續了二十世紀以來現代藝術追求變革的精神。漢娜‧赫許,正是柏林達達的唯一女性藝術家,她以現代女性的角度對男性主導的社會與文化多所批判,她的藝術表現形式,比男性同儕更加前衛。

  •馬克思‧恩斯特是巴黎超現實主義團體的創始成員,橫跨從達達到超現實主義的演變,是二十世紀最別出心裁且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之一。但他也是佛洛伊德學說忠實信徒。他的繪畫充分呈現神話、童年的記憶以及佛洛伊德式的象徵和隱喻,他的繪畫是超現實主義的經典藝術。


  •藝術史重量級學者王德育的高含金量著作,給讀者最正確、精髓、知性的藝術史觀點,一次看懂各畫派的源由。

  本書為《典藏投資》雜誌的王德育專欄集結,再經過作者的修訂,將其中針對西洋繪畫的印象派、超現實主義畫派、達達主義等流派的文章選編15篇重要文章成書。每篇五千到八千字,從藝術史的角度娓娓道出每位畫家的生平、逸事、時代背景、重要特徵、理念,與重要作品的精要介紹、受誰的影響,又影響了誰。

  從最嚴謹的藝術史角度出發,所文必有根據,深入淺出、條理不紊,讓讀者不再霧裡看花、似懂非懂,真正完全讀懂西洋繪畫的門道!
  • 自序
  • 推薦序
    • 林亞偉
    • 蕭博中
  • 達文奇與達利的《最後的晚餐》遙隔四百五十年的聖餐禮
  • 印象派繪畫的改革與創新 十九世紀的前衛藝術
  • 美好時代的印象派 巴黎的美好時代
  • 點描法的真正意涵 從光影的色點到永恆的存在
  • 點描法的演變與影響 從永恆的存在到愉悅的動感
  • 梵谷與高更在阿爾 短暫交會時互放的光彩
  • 梵谷晚期的掙扎與期盼 星空下的悲惻歲月
  • 高更的何去何從 夢碎魂斷大溪地
  • 特立獨行的莫迪里亞尼 無眸的眼睛,永恆的凝視
  • 夏嘎爾在巴黎 緬懷過往,展望未來
  • 曼瑞藝術中的女人 情慾的挫折與昇華
  • 從《馴悍記》到《女馴獸師》 西方藝術中的兩性關係
  • 柏林達達的漢娜.赫許 對兩性關係的批判
  • 從達達到超現實的馬克思.恩斯特 佛洛伊德學理的視覺化
  • 超現實主義的馬克思.恩斯特 隱藏在「洛普洛普」的自我
  • 附錄 本書提到的藝術家人名中外文對照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