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不在紙上的教育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一生愛學習的澳洲教育。
「先讓孩子們享受學習、喜歡學習後,孩子自然會在喜歡的事物上,堅持下來,開始自己探索與研究。」澳洲學者
澳洲教育重視每個孩子的特性,它們覺淂天底下只有難教的小孩,但絕不會有教不會的孩子,耐心的陪伴、傾聽、引導,在生活中協助孩子、發掘出他們的興趣,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作者在澳洲從事教育工作,書中以澳洲的父母、學校等真實案例,展現澳洲教育的各個面向,如何敎出孩子有創意、但生活上也要守規矩,如何對事物尊重、學習更專心,如何培養孩子有禮貌、人際關係的應對,如何引導孩子管理發怒的情緒,以及如何在麻煩中找樂趣!
先快樂,才能堅持 先讓孩子們享受學習、喜歡學習後,孩子自然會在喜歡的事物上,堅持下來,開始自己探索與研究。因此,澳洲的國中小教育,除了奠定孩子的基礎知識外,很大的一部分,是建立在引導孩子們找到喜歡的方向。
從小就得自己好好的「學習」作 澳洲父母教育的基本,孩子可以自己作的事情,鼓勵孩子自己作,陪孩子作,作給孩子看,引導孩子作,但是偏偏就不會幫孩子作。
框架下的自由學習 各個科目綱領明確,才有學習的自由。因為綱領內應該學習的內容與規矩規範的清清楚楚,因此,對學習的方法就不會有明確的規範,教師有非常大的權利與自由來決定學習的方法。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不違反規矩,學生學的會,就是好的方法。
主題樂園中的作業 數學作業的主題是微積分中的積分問題。在夢幻世界的一進門處,有一個很大的水池,孩子們必須互相合作,拉開皮尺分組丈量池塘的實際面積,然後將池塘繪製成圖,再用各種學過的數學函數模擬池塘的邊線。最後,分別用梯型法與積分公式,估算出實際池塘的面積。讓他們實際去了解這個世界。
書中澳洲教育深思小句:
‧澳洲的教育,並不贊成太小的孩子用枯燥的方式來記憶來學習,在這個學習的啟蒙階段,學校會更重視孩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管她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老師,但是她對孩子們規矩的訂定,都是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帶著孩子們實作,而不僅僅只是以教條、口頭訓誡、言語要求等方式來要求孩子們。
‧教育裡所謂的自由,必須是建立在明確的規矩與規範之下的。有規矩與規範的自由,是教育。沒有規矩與規範的自由,是放縱。
‧處罰主要的目的,是要孩子們知道他們的錯誤,並協助他們找出犯錯的原因。目的不是要孩子們害怕,而是要他們知道錯誤。
‧教師有非常大的權利與自由來決定學習的方法。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不違反規矩,學生學的會,就是好的方法。
‧孩子們其實是相當單純且敏感的,只是我們大人常常過度重視或是忽視他們的感受,造成孩子們在個性上不同的發展。
本書特色
※以實際案例,將澳洲教育的「沒有敎科書,處處是教材」特點呈現。 ※以長期教育工作者的觀點,將觀察到、實際遇到的教育問題在這本書中為父母找到解答。
「先讓孩子們享受學習、喜歡學習後,孩子自然會在喜歡的事物上,堅持下來,開始自己探索與研究。」澳洲學者
澳洲教育重視每個孩子的特性,它們覺淂天底下只有難教的小孩,但絕不會有教不會的孩子,耐心的陪伴、傾聽、引導,在生活中協助孩子、發掘出他們的興趣,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作者在澳洲從事教育工作,書中以澳洲的父母、學校等真實案例,展現澳洲教育的各個面向,如何敎出孩子有創意、但生活上也要守規矩,如何對事物尊重、學習更專心,如何培養孩子有禮貌、人際關係的應對,如何引導孩子管理發怒的情緒,以及如何在麻煩中找樂趣!
先快樂,才能堅持 先讓孩子們享受學習、喜歡學習後,孩子自然會在喜歡的事物上,堅持下來,開始自己探索與研究。因此,澳洲的國中小教育,除了奠定孩子的基礎知識外,很大的一部分,是建立在引導孩子們找到喜歡的方向。
從小就得自己好好的「學習」作 澳洲父母教育的基本,孩子可以自己作的事情,鼓勵孩子自己作,陪孩子作,作給孩子看,引導孩子作,但是偏偏就不會幫孩子作。
框架下的自由學習 各個科目綱領明確,才有學習的自由。因為綱領內應該學習的內容與規矩規範的清清楚楚,因此,對學習的方法就不會有明確的規範,教師有非常大的權利與自由來決定學習的方法。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不違反規矩,學生學的會,就是好的方法。
主題樂園中的作業 數學作業的主題是微積分中的積分問題。在夢幻世界的一進門處,有一個很大的水池,孩子們必須互相合作,拉開皮尺分組丈量池塘的實際面積,然後將池塘繪製成圖,再用各種學過的數學函數模擬池塘的邊線。最後,分別用梯型法與積分公式,估算出實際池塘的面積。讓他們實際去了解這個世界。
書中澳洲教育深思小句:
‧澳洲的教育,並不贊成太小的孩子用枯燥的方式來記憶來學習,在這個學習的啟蒙階段,學校會更重視孩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管她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老師,但是她對孩子們規矩的訂定,都是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帶著孩子們實作,而不僅僅只是以教條、口頭訓誡、言語要求等方式來要求孩子們。
‧教育裡所謂的自由,必須是建立在明確的規矩與規範之下的。有規矩與規範的自由,是教育。沒有規矩與規範的自由,是放縱。
‧處罰主要的目的,是要孩子們知道他們的錯誤,並協助他們找出犯錯的原因。目的不是要孩子們害怕,而是要他們知道錯誤。
‧教師有非常大的權利與自由來決定學習的方法。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不違反規矩,學生學的會,就是好的方法。
‧孩子們其實是相當單純且敏感的,只是我們大人常常過度重視或是忽視他們的感受,造成孩子們在個性上不同的發展。
本書特色
※以實際案例,將澳洲教育的「沒有敎科書,處處是教材」特點呈現。 ※以長期教育工作者的觀點,將觀察到、實際遇到的教育問題在這本書中為父母找到解答。
-
Ch.01客觀
-
1.當個客觀的爹
-
2.原來,別人的數學沒有比較差
-
3.對評鑑的態度
-
4.補習啊!補習!
-
5.客觀的選校
-
-
Ch.02專業
-
1.真正的專業
-
2.木匠
-
3.沒有卡車,澳洲沒有未來
-
4.被當掉的主治醫師
-
-
Ch.03學習
-
1.樂活的三個特質
-
2.先快樂,才能堅持
-
3.學習觀念的衝突
-
4.學習的祕訣
-
5.五金行的出版物
-
6.包羅萬象的小學英語課
-
-
Ch.04認錯
-
1.沒有被錄取的理由
-
2.道歉的花朵
-
3.不夠好,就學習
-
4.籬笆
-
5.面對
-
-
Ch.05規矩
-
1.冷水與熱水
-
2.思考角落與罰站
-
3.女兒的英文老師
-
4.框架下的自由學習
-
5.自由的背後
-
-
Ch.06探索
-
1.小一就開始的勇敢
-
2.主題樂園中的作業
-
3.不停止的嘗試
-
4.陪孩子探索的忍耐
-
5.高中的實習工作
-
-
Ch.07閱讀
-
1.IB與澳洲的小學教育
-
2.從小開始的閱讀角落
-
3.女兒的家庭作業
-
4.念中文書,英文比老外還好
-
5.閱讀家教
-
-
Ch.08尊重
-
1.尊重不同的教養方式
-
2.BBQ (Barbecue台)
-
3.對比較與競爭的態度
-
-
Ch.09乾淨
-
1.乾淨的力量
-
2.自豪的小學校長
-
3.對清潔的認知
-
4.為什麼不行?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