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1949年以來中國在西方的形象〈Western Images of China since 1949〉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2007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作者以時間為經、以話題為緯呈現了1949年以來西方對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看法和認識。從不同媒體展示代表不同聲音、有着不同表現形式的觀點和看法, 在此基礎上作者分析了中國形象形成的原因: 中國在西方的形象不僅取決於中國本身, 同時還取決於西方各國的心態和利益考量。此書與其他相關圖書不同之處在於主要着墨於1949年以後的中國, 於現代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 第1章 序言
    • 形象來源與理論構建
    • 文獻綜述:本書與眾不同之處
    • 研究方法
    • 媒體的發展
    • 幾個相關要點
    • 小結
  • 第2章 歷史背景
    • 18 世紀
    • 19 世紀
    • 20 世紀上半期
      • 美國的中國形象
      • 美國之外的中國西方形象
    • 小結
  • 第3章 中國政治與外交關係的形象(1949—1971/1972)
    • 背景環境
    • 形象構建
    • 1949—1966 年的中國形象
      • “一個專制的政權”
      • 蘇聯的控制
      • “好鬥中國”
      • 個人經歷與印象
    • “文化大革命”和西方形象
      • 部分主流形象
    • 小結
  • 第4章 中國政治與外交關係的形象(1971/1972—2001)
    • 背景環境
    • 中國形象的兩次轉變
    • 關鍵因素
      • 鄧小平的領導和形象
      • 人權問題
      • 政府機構
      • “中國威脅論”?
    • 個人經歷與印象
    • 小結
  • 第5章 21世紀中國的政治和整體西方形象
    • 背景環境
    • 形象的構建
    • 中國的崛起
    • 中國作為潛在威脅
      • 與“中國威脅論”相關的具體事宜
      • 關於中國不斷提升的影響力和“中國威脅論”的部分民意調查
      • 中國與非洲的關係
    • 民主與人權
      • 人權
    • 2008 年北京奧運會
      • 奧運會的籌備階段
      • 奧運會本身
    • 對未來的預期
      • 近期圖景
      • 遠期圖景
    • 小結
  • 第6章 20 世紀末中國經濟、人口政策以及環境問題的形象
    •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經濟
      • 人口問題
      • 環境問題
    •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
      • 中國人口政策和形象
      • 改革政策對環境的影響
    • 個人感受
    • 小結
  • 第7章 21世紀中國經濟、人口政策以及環境問題的形象
    • 西方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看法
    • 中國經濟增長對外部世界有何意義?
      • 兩個相關形象
      • 澳大利亞視角
      • 參與非洲與巴西事務
    • 環境與人口
      • 哥本哈根2009
      • 廣義上的環境
      • 人口
    • 小結
  • 第8章 中國的社會文化形象
    • 20世紀70年代末以前的社會文化形象
      • 家庭與婦女,以及一些個人印象
      • 宗教,以及一些個人印象
    • 改革開放時期
      • 軟實力
      • 家庭與婦女
      • 關於家庭和婦女的個人印象
      • 宗教和傳統思想
      • 互聯網的形象
      • 電影的形象
    • 小結
  • 第9章 結語
    • 中國西方形象背後的因素
    • 如何改善形象?
  • 簡明大事年表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