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作者以時間為經、以話題為緯呈現了1949年以來西方對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看法和認識。從不同媒體展示代表不同聲音、有着不同表現形式的觀點和看法, 在此基礎上作者分析了中國形象形成的原因: 中國在西方的形象不僅取決於中國本身, 同時還取決於西方各國的心態和利益考量。此書與其他相關圖書不同之處在於主要着墨於1949年以後的中國, 於現代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
第1章 序言
-
形象來源與理論構建
-
文獻綜述:本書與眾不同之處
-
研究方法
-
媒體的發展
-
幾個相關要點
-
小結
-
-
第2章 歷史背景
-
18 世紀
-
19 世紀
-
20 世紀上半期
-
美國的中國形象
-
美國之外的中國西方形象
-
-
小結
-
-
第3章 中國政治與外交關係的形象(1949—1971/1972)
-
背景環境
-
形象構建
-
1949—1966 年的中國形象
-
“一個專制的政權”
-
蘇聯的控制
-
“好鬥中國”
-
個人經歷與印象
-
-
“文化大革命”和西方形象
-
部分主流形象
-
-
小結
-
-
第4章 中國政治與外交關係的形象(1971/1972—2001)
-
背景環境
-
中國形象的兩次轉變
-
關鍵因素
-
鄧小平的領導和形象
-
人權問題
-
政府機構
-
“中國威脅論”?
-
-
個人經歷與印象
-
小結
-
-
第5章 21世紀中國的政治和整體西方形象
-
背景環境
-
形象的構建
-
中國的崛起
-
中國作為潛在威脅
-
與“中國威脅論”相關的具體事宜
-
關於中國不斷提升的影響力和“中國威脅論”的部分民意調查
-
中國與非洲的關係
-
-
民主與人權
-
人權
-
-
2008 年北京奧運會
-
奧運會的籌備階段
-
奧運會本身
-
-
對未來的預期
-
近期圖景
-
遠期圖景
-
-
小結
-
-
第6章 20 世紀末中國經濟、人口政策以及環境問題的形象
-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經濟
-
人口問題
-
環境問題
-
-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
-
中國人口政策和形象
-
改革政策對環境的影響
-
-
個人感受
-
小結
-
-
第7章 21世紀中國經濟、人口政策以及環境問題的形象
-
西方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看法
-
中國經濟增長對外部世界有何意義?
-
兩個相關形象
-
澳大利亞視角
-
參與非洲與巴西事務
-
-
環境與人口
-
哥本哈根2009
-
廣義上的環境
-
人口
-
-
小結
-
-
第8章 中國的社會文化形象
-
20世紀70年代末以前的社會文化形象
-
家庭與婦女,以及一些個人印象
-
宗教,以及一些個人印象
-
-
改革開放時期
-
軟實力
-
家庭與婦女
-
關於家庭和婦女的個人印象
-
宗教和傳統思想
-
互聯網的形象
-
電影的形象
-
-
小結
-
-
第9章 結語
-
中國西方形象背後的因素
-
如何改善形象?
-
- 簡明大事年表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