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西漢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平民建立的王朝,開國君臣既缺乏文化底蘊,亦缺少統治廣大領土的經驗,這便提供了學術思想發展與實踐的空間。而西漢一朝便在政治權力與學術思想的相互適應、相互扶持下,建立了輝煌,也走向了沒落。本書試圖透過分析西漢政治權力與學術思想互動歷程的方式,思索知識階層與統治集團的分合關係,並勾勒二者間簡略的互動關係結構,以為研究中國思想史之參考。
-
第一章 緒 論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限定
-
第二節 既有研究成果略論
-
一、政治思想與權力分配
-
二、經濟思想與經濟政策
-
三、學術思想對政治權力的鉗制
-
四、政經、學術與政權移轉
-
-
第三節 研究方向與預期成果
-
-
第二章 西漢政治權力結構的變遷
-
第一節 天下共治—高、惠、呂時期政局
-
一、叔孫通的禮治思想
-
二、陸賈的無為而治
-
-
第二節 權力的平衡—七國之亂前
-
一、對諸侯王及功臣集團勢力之削弱
-
二、禮樂國家的建立
-
-
第三節 中央集權—七國之亂後
-
第四節 官僚政治與外戚興起—武帝朝後權力結構的改變
-
一、文官體系的成形與中朝的設立
-
二、外戚興起
-
-
第五節 評 議
-
-
第三章 經濟思想與經濟政策
-
第一節 漢初經濟政策
-
一、漢初的農業政策
-
二、漢初商業政策
-
-
第二節 武帝朝的戰時經濟
-
一、戰時農業政策
-
二、戰時工商政策
-
-
第三節 昭、宣朝的經濟重建
-
第四節 陷入空轉的元、成、哀、平時期
-
第五節 評 議
-
-
第四章 五德終始說的應用與變化
-
第一節 「五德終始說」的起源
-
第二節 漢初「改正朔」之議
-
第三節 董仲舒「三統四法」說
-
第四節 「災異」說、「禪讓」說與「五德轉移說」的合流
-
第五節 評 議
-
-
第五章 災異思想之興起
-
第一節 《呂氏春秋》對先秦災異觀的學理化
-
第二節 災異思想的二種思維—《尚書大傳》與《淮南子》
-
第三節 董仲舒《公羊》學與災異學說的結合
-
第四節 災異與儒家經典結合後的發展
-
第五節 評 議
-
-
第六章 王莽篡漢
-
第一節 儒士階層與王莽
-
一、由「道」而「術」的儒生階層
-
二、王莽與儒生階層的分合
-
-
第二節 王莽篡漢背後的學理依據
-
第三節 王莽的改革與失敗
-
一、依託經典與符命的政治改革
-
二、脫離現實的經濟改革
-
-
第四節 評 議
-
- 第七章 結 論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