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宏觀比較文學講演錄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66383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44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王向遠教授的本科生基礎課講義的精煉稿,以「宏觀比較文學」的學科概念,對以往的本科生基礎課的內容與體系作了大幅度的改造與更新。「宏觀比較文學」是對各民族文學,各區域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之間的差異性與相通性的研究,是一門描述和揭示各民族文學、區域文學,世界文學形成、發展規律的概括性,理論性、前沿性的課程,其基本宗旨是引領,幫助本科生運用比較文學的方法,對已經修過的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含東方文學、西方文學)的課程知識加以整合和提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層次和步驟:第一、在平行比較中提煉、概括有代表性的國別文學的民族特性;第二,在相互傳播、相互影響的橫向聯系與歷史交流中,弄清各國文學逐漸發展為「區域文學」的方式,途徑與特征:第三,在了解民族文學特性、區域文學共性的基礎上,把握全球化的「世界文學」的形成趨勢。全書一改普通教科書的面目,以富有個性,邏輯張力與學術濃度的、要言不煩的講演風格寫成,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 前言
  • 第一章 比較文學與宏觀比較文學
    • 第一講 什麼是比較文學
      • 一、比較文學的定義與闡釋
      • 二、比較文學在中國的興起與影響
    • 第二講 宏觀比較文學的方法與功能
      • 一、宏觀比較文學與微觀比較文學的區分
      • 二、宏觀比較文學的學科內容及三個層次
  • 第二章 從宏觀比較文學看中國文學的特性
    • 第三講 中國文學的文化特性
      • 一、官吏作家化與作家官吏化
      • 二、現世主義態度
      • 三、非個性主義傾向
    • 第四講 中國文學的審美特性
      • 一、詩歌獨具意象之美
      • 二、小說追求史傳之真
      • 三、戲劇保有講唱之趣
  • 第三章 從宏觀比較文學看各國文學的特性(上)
    • 第五講 印度文學的特性
      • 一、文藝內容泛神化
      • 二、文藝形象泛眾生化
      • 三、文藝形式泛音樂化
    • 第六講 猶太— 希伯來文學的特性
      • 一、一本書:《希伯來聖經》與文學的一元化
      • 二、一個神:耶和華的文學抽象
      • 三、一個夢:從亡國到復國的題材主題
    • 第七講 阿拉伯文學的特性
      • 一、文化的「沙漠特質」:擴張、包容與吸納性
      • 二、詩人的「沙漠性情」:多變性與極端性
      • 三、作品的「沙質結構」:顆粒化、鬆散化
    • 第八講 伊朗(波斯)文學的特性
      • 一、一流詩國:詩人之邦的形成
      • 二、二元對立:祆教精神的滲透
      • 三、四方交匯:文學的「介在性」特徵
    • 第九講 日本文學的特性
      • 一、思想構造:皇國觀念與「脫政治」的二元結構
      • 二、情感表徵:情趣性、感受性的極度發達
      • 三、審美取向:以小為美的「人形」趣味
  • 第四章 從宏觀比較文學看各國文學的特性(下)
    • 第十講 英國文學的特性
      • 一、帝國敘事是英國文學的首要特性
      • 二、 「烏托邦文學」「反面烏托邦文學」是英國文學的特有傳統
      • 三、經驗主義是英國文學的基本精神
    • 第十一講 法國文學的特性
      • 一、「愛爭吵」、好論戰是法國作家的天性
      • 二、游走於「政治夾縫」是法國文學的獨特風景
      • 三、追新求奇是法國文學嬗變發展的特徵
    • 第十二講 德國文學的特性
      • 一、普魯士精神:德國文化的心魂
      • 二、「席勒式」風格:文學的哲學化與觀念化
      • 三、浮士德原型:對人生終極價值的探求
    • 第十三講 俄國文學的特性
      • 一、東方與西方的兩面性格
      • 二、「人民性」與「沙皇情結」的悖論
      • 三、我多餘,我有罪,我懺悔
    • 第十四講 美國文學的特性
      • 一、美國文學是多族群化與本土化的統一
      • 二、「美國夢」是美國文學的特色主題
      • 三、個人英雄主義凸顯美國文學的性格
  • 第五章 從宏觀比較文學看文學的區域性與世界性
    • 第十五講 亞洲文學的區域性
      • 一、漢語文是東亞各國傳統文學的血脈
      • 二、印度語文是南亞、東南亞文學的母體
      • 三、伊斯蘭教是中東文學一體化的紐帶
      • 四、「三塊連成一片」形成亞洲文學區域
    • 第十六講 歐洲文學的區域性
      • 一、歐洲文學的「二希」源頭及其會合
      • 二、中世紀三種文化的融匯與歐洲文學區域的形成
      • 三、近現代歐洲文學的多元統一與連鎖共振
    • 第十七講 拉丁美洲文學的區域性
      • 一、拉美文學區域的網狀構造
      • 二、外來化與本土化
      • 三、後進性與突進性
    • 第十八講 黑非洲文學的區域性
      • 一、黑非洲文學區域與「黑人特性」
      • 二、共同的口承文學傳統
      • 三、共同的現代文學主題:文化衝突
    • 第十九講 從東西方文學到世界文學
      • 一、 東方文學、西方文學兩大分野的形成
      • 二、 東西方文學的交流與趨近
      • 三、 「世界文學」時代到來的種種跡象
  • 附錄
    • 一、治學感言
    • 二、主要著作簡介(截至2007 年)
    • 三、主要論文目錄(截至2007 年)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