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莊子喪葬及生死思想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6897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元智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莊子的喪葬觀及生死思想跌宕玄妙,旨在破除我們悅生惡死的心理,他從自然宇宙觀提出「道通為一」及「通天下一氣」的理論,以為若能視萬物為「一」,死亡便不足畏懼、掛懷,從而達到「生死同狀」、「生死一條」的境界,如此便可超克死亡。這種思想對人在面臨死亡時能發揮極大的作用,使我們能善生善死,對生死教育也產生極深遠的影響。本書即旨在透過莊子的喪葬及生死思想,闡發其對生死教育的諸多啟示,以供關心莊子思想及教育者參考。
  • 張 序
  • 紀 序
  • 莊子生死哲學產生的因由及理論根基探究
    • 壹、前 言
    • 貳、莊子生死哲學產生的因由
    • 參、莊子生死哲學的理論根基
    • 肆、檢討與結論
    • 引用文獻
  • 莊子對死亡的解惑及其對生死教育目標之意義探究
    • 壹、前 言
    • 貳、莊子對「死亡」的解惑
    • 參、莊子生死哲學對生死教育目標的意義──善生善死
    • 肆、檢討與結論
    • 引用文獻
  • 莊子對死亡的超越及其對生死教育教學者的啟示
    • 壹、前 言
    • 貳、莊子對死亡的超越
    • 參、莊子對「死亡」的超越及其對生死教育教學者的啟示
    • 肆、檢討及結論
    • 引用文獻
  • 莊子喪葬思想對臨終關懷教育的啟示
    • 壹、前 言
    • 貳、莊子的喪葬思想
    • 參、臨終關懷的意涵
    •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 伍、結 論
    • 引用文獻
  • 從「莊周夢蝶」論「死亡」的超越
    • 壹、前 言
    • 貳、人對死亡的困惑與焦慮
    • 參、死亡困惑的因由──心知的定限
    • 肆、夢蝶與齊物──超越死亡的理論
    • 伍、夢蝶與齊物──超越死亡的實踐
    • 陸、檢 討
    • 柒、結 論
    • 引用文獻
  • 附錄一:生死教育及其哲學意涵之探討
    • 壹、前 言
    • 貳、生死教育興起的因由
    • 參、生死教育的內涵
    • 肆、生死教育的哲學意涵
    • 伍、結論及建議
    • 引用文獻
  • 附錄二:楊王孫裸葬思想探究
    • 壹、前 言
    • 貳、文獻探討
    • 參、楊王孫裸葬論的貢獻及迴響
    • 肆、楊王孫裸葬論的評析
    • 伍、結 論
    • 引用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