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序言
-
第一章 早期漢人移民│林竹君
-
第一節 永和地區開墾概述
-
一、 原住民族聚落
-
二、 漢人移入開墾
-
三、 人口組成特色
-
-
第二節 族群關係
-
一、移墾社會的同鄉聚居
-
二、彰泉移民的差異與衝突
-
三、社會凝聚準則的轉移
-
-
第三節 從聚落到街庄的生活樣貌
-
一、清代時期的拓墾移民
-
二、日治時期的居民生活
-
三、落地生根的永和常民
-
-
第四節 文化景觀
-
一、家族古厝
-
二、信仰中心
-
三、民俗活動
-
-
第五節 結論
-
-
第二章 韓國華僑│陳譽仁
-
第一節 戰前韓國華僑的發展
-
第二節 韓國華僑遷台的歷程:留學與觀光
-
一、推力與拉力
-
二、來台的留學生
-
三、「歸國」觀光與國慶典禮
-
-
第三節 貿易打造的永和韓國華僑
-
一、形成商業文化的因素
-
二、跑單幫時期( 一九七○年 ― 一九八六年)
-
-
第四節 「韓國街」成衣批發商的出現
-
一、中興街聚落的形成
-
二、店家批貨的路線
-
三、「韓國街」商業模式的變化
-
-
第五節 韓國華僑在台灣的生活
-
一、生活與商業的空間結構
-
二、空間裡的性別分工
-
三、研究回顧的限制
-
-
第六節 在台韓國華僑的現狀
-
-
第三章 金門人│蔡念辰
-
第一節 先民為避禍而來,因謀生而走
-
一、天候環境不利居民生計
-
二、天災兵匪加劇人口外移
-
三、歷代金門人在台灣(明、清、日治到民國)
-
-
第二節 砲聲隆隆,於政府安排下遷台
-
一、軍管時期的戰地金門
-
二、八二三砲戰與第一波大型遷台潮
-
-
第三節 經濟起飛,舉家來台謀發展
-
一、台灣經濟起飛與第二波大型遷台潮
-
二、定居永和,落地生根
-
-
第四節 閩南文化在金門,金門文化到永和
-
一、居民職業
-
二、語言異同
-
三、宗教習俗
-
四、飲食習慣
-
-
-
第四章 大陳義胞│李苡昀
-
第一節 大陳島簡介
-
第二節 大陳人來台遷徙歷程
-
一、歷史背景概述
-
二、韓戰結束後的「金剛計畫」
-
-
第三節 島人遷台聚集地點
-
一、村落分配
-
二、大陳新村各地區人口分布及職業概況
-
-
第四節 遷徙至永和的歷程與據點
-
一、歷史概述
-
二、大陳人在永和的聚集地點
-
-
第五節 大陳人的生活習慣與風俗
-
一、語言承襲
-
二、飲食風貌
-
三、禮儀傳統:寺廟與祠堂
-
-
第六節 都市更新的影響
-
一、都市更新計畫緣起
-
二、權屬概況
-
三、大陳都更相關新聞整理
-
-
-
第五章 租屋人口│彭映淳
-
第一節 租屋人口怎麼來
-
一、一九○○年 — 終戰初期:日治時期的租屋狀況
-
二、一九四五年終戰後 ― 一九七○年:戰後外省移民與工業化城鄉移民的轉型
-
三、一九七○年― 一九八○年代:城鄉移民的時期,台北市之衛星城市
-
-
第二節 租屋人口的組成與特質
-
一、低收入的家庭
-
二、上班族
-
三、學生租屋族群
-
四、老人與身心障礙人士
-
-
第三節 永和租屋問卷調查分析
-
一、永和租屋現況調查結果
-
二、永和是單身上班族與學生的最愛
-
三、台北-永和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
四、永和租金較低於台北
-
五、中永和地區自有與租屋族未來發展
-
-
第四節 台灣住宅政策及對租屋現狀影響
-
一、高空屋率以及偏高的自有住宅率
-
二、選擇購屋還是租屋?
-
三、房價過高的成因與影響
-
四、缺乏公寓租賃住宅的台灣
-
五、社會住宅――即將啟動
-
-
- 總結──行腳之後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