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根據義興寨金礦尋找接替資源的實際需要,以含金石英脉以及與金礦脉有關的控礦構造爲主要研究對象,以含金石英脉和控礦構造的三維定位空間爲核心研究內容,開展了隱伏金礦體的三維空間産出特徵、地質控制條件、形成機理、定位機理以及空間預測標志研究,對隱伏的深、邊部金礦體進行了找礦空間預測、找礦靶位優選,對義興寨金礦下一步的找礦勘探和工程驗證提供了有依據的建議。幷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隱伏礦體定位預測的理論研究,探索了一套適合于金屬礦山深、邊部和外圍尋找接替資源的新思路、新技術和新方法組合。
- 前 言
-
第一章 緒論
-
1.1 大型礦山隱伏礦體定位預測研究意義
-
1.1.1 重要性分析
-
1.1.2 可行性分析
-
-
1.2 隱伏礦體定位預測國內外研究現狀
-
1.2.1 找礦思維的拓展
-
1.2.2 模型找礦的進展
-
1.2.3 新技術、新方法的引用。
-
1.2.4 GIS 空間資料平臺的介入
-
1.2.5 非線性科學技術的應用
-
-
1.3 隱伏礦體定位預測指導思想、技術路線和方法
-
1.3.1 指導思想
-
1.3.2 技術路線
-
1.3.3 主要技術方法
-
-
1.4 隱伏礦體定位預測的基本途徑
-
1.4.1 重視資料的二次開發
-
1.4.2 重視細緻的野外基礎地質工作
-
1.4.3 新的找礦思路
-
1.4.4 運用礦床成因新理論
-
1.4.5 運用新技術、新方法
-
1.4.6 建立綜合資訊找礦預測模型
-
1.4.7 在驗證工程的指引下不斷完善找礦模型,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
-
1.5 隱伏礦體定位預測的基本準則
-
1.5.1 最低成本原則
-
1.5.2 高效快速原則
-
1.5.3 綜合勘查原則
-
1.5.4 地質牽頭原則
-
1.5.5 異常優選原則
-
1.5.6 工程回饋原則
-
-
1.6 金礦床成因理論綜述
-
1.6.1 金礦床主要類型劃分方案
-
1.6.2 金礦床主要類型特徵評述
-
-
-
第二章 成礦地質背景
-
2.1 自然地理經濟概況
-
2.2 前人地質工作概述
-
2.3 大地構造背景
-
2.4 區域地質概況
-
2.4.1 區域地層
-
2.4.2 區域構造
-
2.4.2 區域岩漿岩
-
-
2.5 礦區地質
-
2.5.1 地層
-
2.5.2 構造
-
2.5.3 岩漿岩
-
-
-
第三章 成礦控制因素、定位規律及礦床成因
-
3.1 礦床簡介
-
3.2 典型礦脈特徵分析
-
3.2.1 含金石英脈帶特徵
-
3.2.2 典型礦脈解剖及類型劃分
-
3.2.3 礦石特徵
-
3.2.4 圍岩蝕變及礦化階段
-
-
3.3 成礦控制因素分析
-
3.3.1 角礫岩筒與成礦的關係
-
3.3.2 地層及其與成礦關係
-
3.3.3 岩漿岩及其與成礦關係
-
3.3.4 構造控礦機制分析
-
-
3.4 成礦定位規律研究
-
3.4.1 成礦定位規律
-
3.4.2 礦脈產出的典型識別標誌
-
3.4.3 金礦化富集典型標誌及其控制因素
-
-
3.5 礦床成因和成礦過程
-
3.5.1 礦床成因
-
3.5.2 成礦過程
-
-
-
第四章 測區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找礦預測研究
-
4.1 測區概況及工作佈置
-
4.2 地表調查礦化蝕變出露情況
-
4.3 構造地球化學找礦研究
-
4.3.1 方法原理
-
4.3.2 元素統計分佈特徵
-
4.3.3 元素相關性及聚類分析
-
4.3.4 異常特徵及其評價
-
-
4.4 地球物理測量結果及其解譯分析
-
4.4.1 岩礦石地球物理特徵
-
4.4.2 EH-4 電磁測深方法原理、技術及品質評價
-
4.4.3 EH-4 電磁測深結果分析
-
4.4.4 SQ - 3 雙頻激電方法原理及野外工作技術
-
4.4.5 激電測量結果分析
-
-
4.5 綜合預測與勘查模型
-
4.5.1 綜合預測分析
-
4.5.2 綜合資訊勘查模型
-
-
- 第五章 結束語
- 主要參考文獻
- 圖版說明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140/AP.978986566314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