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老子的歲月》不拘泥純文本的解釋。解讀大約有三層思路:盡量尊重老子當時的本意;不迴避當今視角;就現代人與生物圈的緊張關係,領悟老子的先知先覺。《老子的歲月》試圖揣摩,在老子的歲月裡,他老人家是怎樣認識時光歲月的,尤其對歲月日子這樣的自然時間單位,老子是怎樣理解它們與文明之間的關係的。因此,書名含有三層意思:老子的歲月,老子的時間,老子的時間單位。
- 前言
- 第一章 名:時間單位
- 第二章 萬物:美乎醜惡乎?
- 第三章 虛其心,實其腹
- 第四章 時間:萬物先祖
- 第五章 橐籥: 循環的邊界
- 第六章 穀神:一年四季
- 第七章 人類: 置後為先
- 第八章 水:利萬物而不爭
- 第九章 原罪:自遺其咎
- 第十章 畜:男耕女織
- 第十一章 有與無,利與用
- 第十二章 人:為腹還是為目?
- 第十三章 有身,寵辱若驚
- 第十四章 紀:時間之箭
- 第十五章 猶豫,清靜,生動
- 第十六章 複命:複歸原點
-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漢
- 第十八章 智慧出,有原罪
- 第十九章 絕智,絕巧,絕偽
- 第二十章 愚頑: 我獨遺以
- 第二十一章 時間:物象精真
- 第二十二章 委曲求全,人玉雙全
- 第二十三章 變臉:自然不能久
-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天道難違
- 第二十五章 大道:周行而不殆
- 第二十六章 君:重為輕根
- 第二十七章 無棄人,無棄物
- 第二十八章 知其榮,守其辱
- 第二十九章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 第三十章 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得已而用之
- 第三十二章 天道時間:樸
- 第三十三章 壽者: 死而不亡
- 第三十四章 天道時間,萬物歸焉
- 第三十五章 道,淡呵其無味?
- 第三十六章 柔弱,勝剛強
- 第三十七章 化而欲作,鎮之以時
- 第三十八章 層次:道德仁義禮
- 第三十九章 一:天道時間
- 第四十章 時光歲月,萬物生長
-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 第四十二章 萬物:生於歲月日子
- 第四十三章 時光:至柔克至堅
- 第四十四章 知足知止,可以長久
- 第四十五章 人類:大成若缺
- 第四十六章 禍與咎:戎馬劻勸
- 第四十七章 人的尺度,人的眼界
- 第四十八章 益:多多溢惡
- 第四十九章 聖明:傾聽民聲
- 第五十章 兕虎生,人類才生
- 第五十一章 道之尊,德之貴
- 第五十二章 生命之母:時光歲月
- 第五十三章 盜:時空皆損
- 第五十四章 祭祀:文化傳承
- 第五十五章 赤子:童年取火
- 第五十六章 文明:五光十色
- 第五十七章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 第五十八章 福兮,禍之所伏
- 第五十九章 嗇:文明根基
- 第六十章 烹小鮮,若治大國
- 第六十一章 大小:各取所需
- 第六十二章 欲貴: 變本加厲
- 第六十三章 事:多易必多難
- 第六十四章 學:始於爻變
- 第六十五章 明智,不如愚鈍
- 第六十六章 不爭,莫能與之爭
- 第六十七章 慈:寶中寶
- 第六十八章 配:韜光養晦
- 第六十九章 執無兵,溫兵器
- 第七十章 萬變:不離其宗
- 第七十一章 不知有病,病矣
-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 第七十三章 超稟賦,陷天網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第七十五章 民之輕死,奈何?
- 第七十六章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第七十七章 缺奉餘,達極限
- 第七十八章 弱勝強,柔勝剛
- 第七十九章 徹:分得一杯羹
- 第八十章 全球化,成負擔
-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人之道
- 附錄1 版本,讀本
- 附錄2 甲骨文金文章序索引
- 附錄3 甲骨文金文音序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140/AP.978986579265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