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是性與社會,性與文化,或性與社會文化的文集。收在這裡的文章,時跨25年(1986 - 2010)。有些是為北美《世界日報》「家園版」(當時的主編是薇薇夫人),寫的「兩性社會學漫談」專欄,後由巨流出版公司,以《性的社會觀》為書名,1987年在臺北出版;有些是為北美的《中報》「副刊」(當時的主編是曹又方女士),寫的「性學與醫學」專欄,後由方智出版社,以《你想知道而不敢問的事》為書名,1992年在臺北出版;還有一些來自在香港出版的《性學與醫學》(金陵出版社,1989,香港),在深圳出版的《性情怡人─―阮芳賦性學雜論》(海天出版社,2000)等書中;也有一些,來自在中國大陸《百科知識》,《大眾醫學》,《人之初》等報刊發表的文章;還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2002年筆者應聘到台灣高雄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擔任客座教授之後新寫的。
本書論到性與社會文化的種種方面,有些是學習的筆記與心得,有些是論題的加工整理和綜合,還有一些是筆者獨立形成提出的全新見解和學說。
本書可以作為性社會學、性學概論、社會科學概論、社會學、婚姻與家庭、社會工作、社會心理學、等等課程的教材或參考資料,也可供對這些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大眾閱讀。
本書論到性與社會文化的種種方面,有些是學習的筆記與心得,有些是論題的加工整理和綜合,還有一些是筆者獨立形成提出的全新見解和學說。
本書可以作為性社會學、性學概論、社會科學概論、社會學、婚姻與家庭、社會工作、社會心理學、等等課程的教材或參考資料,也可供對這些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大眾閱讀。
阮芳賦著
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1959),留校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直至1985年赴美。世界華人第一個性學方面的哲學博士(美國,1991)。曾任教於美國德州理工大學社會學系,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學院歷史系,加州舊金山灣區美洲中國文化醫藥大學副校長。現任美國三藩市「高級性學研究院」(IASHS)教授。美國ACS執照性學家,ABS執照性學家。「美國臨床性學家院」奠基院士(FAACS)。中國北京大學醫學部性學研究中心顧問。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名譽教授。臺灣高雄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世界華人性學家協會名譽會長兼監事長。中國性學會顧問。臺灣性教育協會顧問(2004-2006)。臺灣性學會顧問(2005-)。臺灣高雄性健康協會顧問。柏林《Archive for Sexology》(世界最大的性學網站www2.hu-berlin.de/sexology主辦者)學術顧問。
中國當代優生學、醫學邏輯醫學概論和醫學社會學、性學和性教育學等領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性學方面的代表作:《性激素的發現》(北京,1979,1983),《Sex in China》(New York, 1991),《性情怡人-阮芳賦性學雜論》(深圳,2000),《性的報告──21世紀版性知識手冊》(北京,2002),《老年性生理學和老人性生活》(台北,2009)。主編:《性知識手冊》,「全年齡全方位的科學性教育」(9冊,南昌,2003;台北,2005),「性學萬有文庫」(已出50種)等。
- 前言
-
第一章|性與性學和性社會學的概念
-
「性」是什麼?
-
性的三層次:生物性,心理性別,社會性角色
-
「性學」是什麼?
-
「性社會學」是什麼?
-
「性系統」是什麼?
-
英語Sexuality的漢譯和華人性觀念的革命
-
性哲學的基本問題
-
性學發展史上的大事件
-
性學史上的21件大事
-
努力開拓「性心理學」
-
性學研究的4個世界與「博客性學」
-
論色情學和電影性學
-
「性電影」的概念及其劃分
-
世界著名性學家伴侶——布洛夫婦
-
當代性書編著大師羅伯特‧法蘭柯博士
-
-
第二章|社會生活中的性
-
順其自然,尊重選擇
-
食與色
-
「美」的社會性
-
對老年人的「性」偏見
-
老年人性生活的名著「司達—威納爾報告」
-
老人的性愛需求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工程——《華人老年的性生活研究》發刊詞
-
殘疾人的性問題
-
性角色與家庭生活
-
性角色與社會生活
-
宗教與性
-
儒家正統思想與中國女性的「性抑制」
-
性隱秘與性愚昧
-
性的跨文化觀
-
性的跨時代觀
-
性道德的「兩重標準」
-
「兼性」的理想
-
性態度的形成
-
性態度的週期演變
-
女性性觀念的社會成見
-
拋掉「小女孩」性觀念
-
不同模式和選擇
-
大學生對「性」的問與答
-
對性生活的看法
-
性生活不和諧問題
-
維多利亞時代的說教與現實
-
少女懷孕的社會因素
-
男性強姦受害者
-
「性」是一個充滿爭議的領域
-
「亂倫」的研究
-
《性與溝通》序
-
克服性迷誤,才能性和諧
-
解除性福的心障——性執著
-
-
第三章|性權利與性多樣
-
性權概念的發展歷程簡述
-
為確立人類性權而戰的幾位著名鬥士
-
最終勝利是屬於人類性權利的提倡者和開拓者
-
「幹」生活與「性權」運動
-
臺灣的性權利問題
-
「性角色革命」和「性革命」
-
「性革命之後」的美國
-
性革命方興未艾
-
略論性社會學的建立和性的劃分——兼評「中性人的社會處境」
-
從性學角度看性與權力
-
性的倫理
-
《中國當代性倫理構建》序
-
締造和迎接人類性學的第三個高峰
-
再論締造和迎接人類性學的第三個高峰
-
性健康是21世紀的一個主要社會目標——祝賀「國際中華性健康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論壇」召開
-
-
第四章|性與愛和婚姻與家庭
-
現代社會中的老少配
-
「父親年齡指標」:積極優生探索的一個例子
-
基於性取向和性認同的一種新的家庭分類
-
高教育女性結婚的可能性
-
高齡女性結婚的可能性
-
獨身並不意味孤獨
-
大學生同居現象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