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華夏體系研究華書”總書目
- 作者簡介
- 作者的感受和感謝及感恩
- “華夏體系研究叢書”編者總序
-
序文:
-
(1)林華生:中國是否已經向世人提供一個經濟發展模式了?
-
(2)陳奉林:提取和發現那些對當今人類社會有重大意義的選題
-
(3)趙令彬:“中華範式”必須建立於典範轉移及體制創新之上
-
(4)周八駿:看清億萬中國人民一個多世紀以來的艱難摸蒙以
-
(5)鮑紹霖:歷來西方多方宣傳的“正路並非達致近代文明的“唯一通道”
-
- 自序:走向“第三個500年”的東亞,有更多的發展典範可轉換
-
第一部分:東亞發展模式的“第一個500年”
-
1從廖內到新加坡一一英國人在馬來群島探尋據點的經過(0968-7969年)
-
2海洋秩序必須是天下人的共同事業
-
-
第二部份:東亞發展模式“第三個500年”的到來
-
3天欲曉,莫道君行早
-
4當“帶頭雁”不能再帶頭的時候
-
5尋找日本:對日本發展及中日關係的一個未來學觀察
-
6從“第一個500年”走向“第二個500年”
-
7亞洲國家姓“社”或姓“資”的時代結束了
-
-
第三部份:“第二個500年”末,“中華發展範式”的突圍而出-應運而興
-
8“M+Y”溝通孟加拉灣和北部灣的“大陸橋三跨越發展協作系統”
-
93+1+M:讓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發展系統連繫起來
-
10在差異性因素中尋找可持續發展的“制度資源”
-
11安哥拉考察日誌
-
12佛德角考察日記
-
13中國“和平發展道路”上的“中葡論壇-澳門平台”
-
14在亞歐大陸一體化的框架下,來探蒙新世紀的中俄關係
-
-
第四部份:迎向“第三個500年“中國發展-中華範式”的開發開張還在早春時候
-
15“當今世界,只有多國分工協調合作,才可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
16“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關起門來實現發展”
-
17當今世界,“只有中國這樣重要的國家積極參與,才會有全球化的多樣化”
-
18東亞“典範轉移-體制創新”時代的到來
-
19探索第三個千年的“天朝禮治體系”
-
- 出版地 : 澳門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