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兒童文學的遊戲性:台灣兒童文學初探
- 星垂平野闊 杜明城
- 攀向喜悅與感謝的天梯 黃秋芳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憂心與期盼——研究動機與目的
-
一、歷史的流動遠超過我們的預測與規劃
-
二、從弱勢體質中開展臺灣兒童文學研究
-
第二節 摸索與確定——研究問題與文獻
-
一、「遊戲性」的理解與檢視
-
二、對照討論兒童文學的建構與演現
-
第三節 侷限與展望——研究方法與限制
-
一、科學方法仍須受閱讀基模制約
-
二、人格化魅力與鮮活趣味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二章 兒童文學的遊戲性
-
第一節 人文世界的有機存在
-
一、文化開展的「不確定性」
-
二、理性與非理性的撞擊
-
三、從「機械論」走向「有機論」
-
第二節 兒童文學的有機發展
-
一、理解有機發展
-
二、童年概念的有機建構
-
三、成人兒童觀和兒童自我塑造的滲透與回應
-
第三節 兒童文學的特性
-
一、臺灣兒童文學的理論拓墾
-
二、以文化融匯掙脫華文論述侷限
-
三、文化的理解與建構
-
第四節 兒童文學的遊戲性
-
一、兒童性是兒童文學的起點與支點
-
二、教育性與文學性的融匯與分歧
-
三、聚焦於遊戲
-
四、兒童文學遊戲性的初步探詩
-
第五節 小結
-
-
第三章 遊戲性的理解與探討
-
第一節 古典遊戲理論
-
一、理性與非理性的遊戲建構
-
二、結合美學與羅輯的遊戲哲學
-
三、遊戲理論的拓墾
-
第二節 現代遊戲理論
-
一、從古典到現代
-
二、佛洛依德與意識
-
三、現代遊戲理論的與起
-
第三節 遊戲的質變
-
一、從整體認識到支脈承傳
-
二、從美學的抽象思辨走向教育的具體運用
-
三、懷金格的文化遊戲
-
四、維根斯坦的家庭相似性
-
第四節 從現代到後現代
-
一、阿多諾的顛覆與反抗
-
二、巴赫金的對話與狂歡
-
三、活力與演現
-
第五節 小結
-
-
第四章 從遊戲性檢視世界兒童文學建構
-
第一節 從歐洲開始
-
一、中世紀的歌謠
-
二、故事與圖畫確立兒童文學的特殊性
-
三、接生兒童文學
-
第二節 兒童文學的創意建構
-
一、充滿創造力的異質風景
-
二、英國的文明高度
-
三、北歐的文化厚度
-
第三節 兒童文學的活力開展
-
一、民間故事 意義的奮門
-
二、封建沒落與民族統一
-
三、歐洲的與替
-
四、戰爭改變了兒童文學版圖
-
第四節 兒童文學的多元演現
-
一、戰後的拆解與重建
-
二、負載生命深沈的俄羅斯文學
-
三、日本兒童文學的進化革命
-
四、多元演現
-
第五節 小結
-
-
第伍章 從遊戲性理解中國兒童文學發展
-
第一節 東方文化的「非理性」傾向
-
一、東方概念的拆解與建構
-
二、西亞文化資產
-
三、印度文化資產
-
四、東方非理性體系中的矛盾中國
-
第二節 兒童與兒童文學的發現
-
一、中國文化裏的兒童
-
二、中國現代化與兒童文學的萌芽
-
三、拆解中國兒童文學危機的遊戲活力
-
第三節 從「教訓功利」傾向「遊戲釋放」
-
一、新中國的兒童文學
-
二、新時期的新氣象
-
三、新時代的遊戲精神
-
四、遊戲精神的內化與深化
-
第四節 中國兒童文學的遊戲性
-
一、中國兒童文學理論批評的侷限
-
二、生機與出路
-
三、班馬的遊戲理論
-
四、中國的幽默美學
-
第五節 小結
-
-
第六章 從遊戲性展望臺灣兒童文學遠景
-
第一節 土地身世的演變
-
一、Formosa 美麗之鳥!
-
二、清延的禁制與開放
-
三、現代化的起點
-
四、多元、包容、相互依存的遊戲精神
-
第二節 臺灣兒童文學的準備
-
一、多元文化的混血
-
二、人與土地的綰結
-
三、臺灣文學的拓展
-
四、生命禮俗的涵育
-
五、民間文學的滋養
-
第三節 臺灣兒童文學的建構與演化
-
一、臺灣兒童文學分期探討
-
二、萌芽階段的臺灣主體性 (1945以前)
-
三、建立階段的教育性
-
四、成長階段的文學性(1960-1979)
-
五、發展階段的兒童性(1980-1996)
-
六、蛻變階段的遊戲性(1997迄今)
-
一、人文發展的有機理解
-
二、「遊戲性」的理解與展望
-
三、兒童文學的認識與拓展
-
四、拆解西方中心還原東方主體
-
五、拆解中國迷思確立臺灣主體
-
六、遊戲化社會的樂趣與幸福
-
七、遊戲開展出精湛深邃的研究論述
-
- 參考書目
-
附錄一、OLED簡介
-
二、威廉•布萊克《天真之歌》詩選譯文
-
三、遊戲理論建構總表
-
四、世界兒童文學參考指標年表簡編
-
五、臺灣兒童文學出版與理論研究年表簡編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